前三季度我市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

28.10.2015  16:01

      前三季度,我市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据前三季度推算全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开发、金融业)整体运行平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大企业引领作用凸显。

      一、整体情况

      前三季度,我市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478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数的15.7%。从行业分类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9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6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4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2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6家,其他行业(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水利环境、居民服务、教育、卫生)51家。

      前三季度,我市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74.46亿元,增长39%,比上年同期提高14.4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亿元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比重为82.7%,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77.44亿元,增长29.9%,比上年同期提高15.9个百分点;月均从业人数达30.37万人,增长8.3%;资产总计达到7909.53亿元,增长20.8%。亿元企业中,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有4家,50-100亿元的6家,10-50亿元的47家,1-10亿元的421家。

      二、分行业发展特点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平稳发展。

      前三季度,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亿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0.71亿元,增长19.6%,比上年同期提高8.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5.07亿元,增长5.5%;资产总计达1630.51亿元,增长10.1%。其中,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150.53亿元,增长21.7%,实现利税29.56亿元,增长17.8%,分别高于行业2.1和12.3个百分点。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59亿元,增长36.1%;利润2.58亿元,增长3.7倍。由于电子商务的带动,快递服务业发展良好,营业收入60.17亿元,增长26.2%;实现利税4.73亿元,增长24.0%,高于行业18.5个百分点。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和运价大幅下降,水上运输业持续低迷,再加上行业的特殊性,折旧成本较高,导致水上运输业利润快速下滑。

      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量第一。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 ,我市信息软件服务业亿元企业营业收入1468.39亿元,增长68.6%,比上年同期、上半年分别提高35.6和6.4个百分点,增幅高于整体水平29.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实现利税463.49亿元,增长21.8%;月均从业人员8.95万人,增长8%。 所占比重最高。 从总量来看,信息软件行业各指标均位于亿元企业之首,是经济发展的领头行业。亿元以上信息软件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亿元企业的54.9%,从业人员占比29.5%。 大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全年营业收入预计50亿元以上的10家企业中,信息软件类企业占8家。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巴巴等淘宝系企业营业收入占行业比重为66.7%。

      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前三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亿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1.73亿元,增长7.5%;实现利税79.54亿元,增长111.5%。其中,企业管理服务业增长迅猛,实现利税64.77亿元,占全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利税的81.4%,增长133.7%,增速高于行业22.2个百分点。广告业营业收入39.76亿元,下降15.0%;利税1.82亿元,增长9.5%。咨询与调查行业营业收入11.7亿元,增长      49.2%;利税1.43亿元,增长42.6%。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59.3亿元,增长14.9%。

      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 我市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亿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5.6亿元,增长14.8%;实现利税22.33亿元,增长2.2%; 利润总额出现滑坡,下降 3.4% ;月均从业人员 3.03 万人,增长 4.7% ,利税、利润增速与其他行业相比排名较为靠后。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173.19 亿元,增长 14.9% ;利润 12.92 亿元,增长 4.1% 。专业技术服务业中,建筑设计行业占比较高,因受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收入、利润增幅均处于较低水平。

      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势头良好。

      前三季度, 我市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亿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5.01亿元,增长36.1%;实现利税59.25亿元,增长74.2 %,高于整体水平44.3个百分点。由于数档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的热播,广电影视制作行业的发展情况可喜,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2.63亿元,增长50.6%,占行业比重为76.5%;实现利税52.64亿元,增长84.0%。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增幅放缓,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53亿元,增长1.3%。

前三季度 我市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分行业情况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利税

月均从业人员

实绩    (亿元)

增幅(%)

实绩    (亿元)

增幅(%)

实绩    (亿元)

增幅(%)

实绩    (人)

增幅(%)

合计

2674.46

39.0

551.83

26.5

677.44

29.9

303656

8.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10.71

19.6

27.88

1.0

35.07

5.5

75121

5.8

      道路运输业

150.53

21.7

26.94

16.9

29.56

17.8

42938

14.4

      水上运输业

12.53

17.4

-5.07

-494.5

-4.63

-386.7

1413

1.5

      航空运输业

25.59

36.1

2.58

373.8

4.07

207.7

4619

12.5

      管道运输业

0.95

16.0

0.55

13.4

0.64

15.0

110

2.8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34.32

0.7

0.83

-27.6

1.13

-20.3

1921

17.1

      仓储业

14.69

18.3

0.16

-18.7

0.35

-4.2

941

13.0

      邮政业

72.10

21.4

1.89

111.8

3.95

38.0

23179

-8.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468.39

68.6

371.48

14.8

463.49

21.8

89504

8.0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160.93

2.9

53.24

18.3

62.53

23.4

16795

-17.1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561.02

32.4

229.30

-3.7

293.73

5.6

23130

22.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746.44

156.9

88.93

118.8

107.23

106.8

49579

13.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31.73

7.5

68.57

154.3

79.54

111.5

45100

6.5

      租赁业

6.82

38.2

2.11

60.6

2.32

57.3

283

0.0

      商务服务业

424.91

7.1

66.46

159.1

77.22

113.7

44817

6.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55.60

14.8

16.15

-3.4

22.33

2.2

30343

4.7

      研究和试验发展

12.27

-9.5

1.69

-24.9

1.87

-23.9

1988

13.9

      专业技术服务业

173.19

14.9

12.92

4.1

17.73

7.7

24497

3.6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70.14

20.1

1.53

-24.7

2.73

-7.2

3858

7.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5.01

36.1

54.07

77.6

59.25

74.2

7680

5.0

      新闻和出版业

19.53

1.3

3.89

31.5

5.06

21.4

3059

3.3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72.63

50.6

48.79

84.9

52.64

84.0

3894

5.3

      文化艺术业

1.64

25.1

1.37

24.1

1.42

24.2

186

6.9

      娱乐业

1.20

21.9

0.02

327.3

0.13

35.5

541

12.7

其他

113.02

13.2

13.67

25.2

17.75

24.3

55908

17.1

三、亿元企业的区域分布

我市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集中在城区,其中又以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占比最高。前三季度,城区亿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00.31亿元,增长41.1%,占比99%。其中,由于阿里妈妈、天猫、淘宝等龙头企业的入驻,余杭区总量位于各区县之首,实现营业收入777.11亿元,增长100.6%,占全市的29.1%;实现利税273.36亿元,增长12.2%。滨江区、西湖区紧随其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3.10亿元和481.86亿元,增长28.1%和31.4%,占全市比重分别为20.7%和18%。

 

前三季度我市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分区县情况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利税

从业人员

区县

实绩    (亿元)

增幅(%)

实绩    (亿元)

增幅(%)

实绩    (亿元)

增幅(%)

实绩    (人)

增幅(%)

合计

2674.46

39.0

551.83

26.5

677.44

29.9

303656

8.3

上城区

121.14

19.5

0.12

-89.0

4.34

-9.1

17931

3.9

下城区

256.20

15.0

34.00

85.2

39.14

70.9

43423

2.4

江干区

39.85

16.6

2.96

-21.3

4.51

-12.7

6477

4.0

拱墅区

72.29

16.1

3.05

1.6

5.22

14.5

17123

8.0

西湖区

481.86

31.4

124.62

64.5

140.19

58.3

68636

12.6

滨江区

553.10

28.1

90.83

27.3

111.88

27.5

67065

3.9

萧山区

119.44

13.4

8.95

44.9

12.97

39.8

30569

9.4

余杭区

777.11

100.6

212.26

2.1

273.36

12.2

23380

27.1

桐庐县

19.95

40.8

1.54

272.5

2.80

82.9

1159

-39.0

淳安县

1.94

3.8

-0.06

43.0

-0.01

82.0

94

0.0

经济开发区

40.18

21.1

15.11

510.6

16.57

368.6

6793

10.0

风景名胜区

12.17

16.4

2.81

49.8

3.28

46.3

1418

3.9

大江东

3.33

8.3

0.09

-20.0

0.19

-5.3

3527

12.3

建德市

0.79

-15.8

0.00

18.1

0.04

-1.5

15

0.0

富阳市

23.65

81.2

5.53

87.4

5.71

85.9

1297

39.9

临安市

1.78

506.3

-0.05

68.4

-0.02

84.8

48

0.0

四、两点建议

(一)做强优势产业,注重均衡发展。

一是继续提升信息软件行业的发展。 杭州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之都等称号于一体,软件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深圳和上海。前三季度,我市亿元以上信息软件企业营业收入占亿元企业的比重为54.9%,信息软件业对服务业发展贡献明显。信息软件业的基础对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目前我市信息软件业的内部结构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电信、数字电视行业,二是以天猫、淘宝为骨干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三是以阿里妈妈、网易、阿里云等为代表的软件服务业。三个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2.9%、32.4%和156.9%。从行来的发展趋势看,要继续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态,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信息软件行业的内部结构,提升发展的竞争力,继续保持该行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是注重均衡发展。 亿元企业中,科技服务业72家、文化服务业16家,占亿元企业的15.1%和3.3%,占比相对较低。文化服务业中,浙江广电集团营业收入占文体娱乐行业比重68%,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3%,大规模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依然稀缺。从科技服务业的情况看,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利润的增幅均较低。立足于我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科技企业的培育与扶持,继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二)关注企业境况,提升服务水平。

成本上升较快是不少服务业企业面临的困难。三季度,服务业亿元企业营业成本增长43.4%,超过营业收入增幅4.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信息软件业、科技服务业、教育业的营业成本增速均超过收入增速,挤压了企业的营利空间。前三季度,亿元企业从业人员增长8.3%,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下降1.5个百分点。调研发现,用工成本上升及人才短缺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一是要推动企业主辅分离,通过非核心业务的服务外包与剥离,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二是建立大企业大集团人才信息库,以信息化的手段实施人才供需的动态监测服务。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加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的引进、培训。组织开展大企业大集团专场人才招聘会,为大企业大集团引进人才搭建桥梁和平台。三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