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北配套小学 开工有盼了

28.01.2016  09:44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表示,将积极帮助协调,落实地块的水田调剂指标

    景溪北苑、南苑配套小学,目前还是一片水田状态。

    三墩北大型居住区的配套小学,因为没有水田调剂指标,导致无法完成农转用报批,可能会影响到2017、2018年交付的近五千户经适房业主子女的入学问题——上周本报就此事进行了报道。

    问题看起来很难解决:杭州水田指标几乎为零,想从别处调剂似乎也是难上加难。但是教育事关民生,近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就此事表了态:除了建设单位积极寻找水田指标外,市国土部门也会积极帮助协调,尽快报批;实在有困难,还可以根据政策采取“补改结合”和“承诺”相结合的方式落实任务。

    眼看事情有了进展,业主钱立湘和他的邻居们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杭州国土局:

    市本级水田指标接近于零

    2015年6月,全省实行“占水田补水田”政策后,征用水田和旱地的流程(即农转用报批的流程)未发生变化,仍为“项目立项→规划红线→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农转用报批(土地征收)→具体项目供地等”。

    发生变化的是农转用报批(土地征收)中“补充耕地方案”的编制环节:政策实行前,旱地和水田均属于“耕地”大类,在编制补充耕地方案时,可以用旱地指标来补充建设项目所占用的水田,且土地等级不作要求;政策实行后,占用水田必须补充同等数量的水田指标,且土地等级要一致,对于建设用地项目的补充耕地方案中未能落实“占优补优”和“占水田补水田”的,上级部门不受理该项目的用地报批。

    而景溪北苑的配套小学(即三墩北配套小学),正卡在这个环节上。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信息,杭州市是耕地后备资源“小市”,垦造耕地的后备资源十分稀缺,其中可垦造水田的资源更加稀缺,近年来垦造水田项目极其稀少,市本级库存几乎全部是旱地指标,水田指标接近于零。

    为妥善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杭州市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开源”,市政府已经下发了《杭州市垦造水田专项行动计划》,促进各地做好水田垦造和旱地改水田工作;二是“节流”,尽量减少对水田等优质耕地的占用;三是“合力”,建设用地单位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补充水田指标。

    但是眼下,“水田不等人”。也就是说,要想找到可用的水田指标,杭州本市内已经不可能了。

    省里不定期公布的水田指标

    能轮到吗

    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官方网站上,有一个“浙江省跨市补充耕地(标准农田)指标调剂专栏”,从2014年11月起,开始不定期公示浙江省内可调剂的补充耕地指标,至今已经公示23批次。据钱报记者统计,公示的23批次信息中,水田仅约2183亩,占总补充耕地指标的9.7%,可谓极为稀少。

    而在今年1月4日公布的第19批次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供应信息公告中,柯城区可调出耕地指标634.3695亩,其中水田275.2980亩,公告称“请有意调入补充耕地指标的单位按要求向我厅提出申请”。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赵红燕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