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三国的酒浇心中英雄情结之块垒 独醉拔剑舞朦胧

01.07.2018  17:19

  半月前的6月15日,是郑勋新作《逆三国志》首发的日子,地点就在郑勋的母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的二楼会议厅里。《逆三国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字数达83万的文言长篇巨作,作者郑勋是位1995出生的乐清小伙。

  给郑勋新书暖场的活动在6月初,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微信推出一篇古文版“诚邀考生择校文”,其中写道:“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家,为国,为中华,自当精研课业,砥砺前行,使中华为天下先,永立于民族之林,书中国梦之新章,如此快事,生又何憾!”文言文洋洋洒洒近2000言,让读者惊呼“没想到工科院校里面还有这等古文奇才”,被网友称为“杭电版《劝学》篇”。

  致敬英雄辈出的年代

  郑勋是乐清市区人,杭电电子商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因为出版了《逆三国志》,他被同学们称为“当代罗贯中”。

  郑勋的表姐陈琪向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推荐了其弟弟,记者看到这位“95后”,感慨他们家的基因真是强大,郑勋敦实的身形掩饰不了眉眼之间的灵气,一双眼睛忽闪忽闪地,显示了浸淫中国历史文化的底蕴。

  “一部《三国志》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16岁开始,我就反复研读,我心中的中国男人代表应该是诸葛亮、姜维、陆逊、荀彧这样智勇双全、高风亮节的人。”郑勋说。

  在校园里,郑勋加入了杭电国学社,和老师、同学常常进行历史经典研讨,每每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总会亢奋,也流露出对现在的文艺作品“华而不实、虚浮于表”的痛心。在他看来,一些阴柔造作的英雄人物实在无法激起人们心中的英雄气概。

  郑勋说:“现在从上到下提倡振兴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再现我中华慷慨浩然之气,特别是以古代经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和精神,唤起国人心中的英雄气、奋斗劲。”郑勋期待自己文言文《逆三国志》能在重新演绎英雄形象上,效绵薄之力。

  “从小到大,我都深以炎黄子孙为豪。我写《逆三国志》,就是想借三国背景的酒杯,浇我心中英雄情结之块垒。”郑勋告诉记者。

  在《逆三国志》中,有诸多豪迈情结的描写。在侯和之战中,柳隐孤身突敌,往救同伴尸首,大将军姜维让他带兵一起前往,柳隐答曰:“一人往,可成,一军往,必败。”读者读到这里,心中的慷慨气概不禁油然而生。

  其实这里寄托着郑勋对英雄的思慕敬仰。“《三国演义》中并无此桥段,但是我在《华阳国志》中读到,‘(柳隐)少与同郡杜祯、柳伸并知名。隐直诚笃亮,交友居厚,达于从政。数从大将军姜维征伐,临事设计,当敌陷阵,勇略冠军。’所以,就在这里加上了柳隐豪气迸发的剧情。我也是想表明,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随便拿出一人都能让我们敬仰不已。”郑勋说。

  “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英雄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英雄主义情结永不过时。”郑勋认为,自己的英雄情结在小说开头自己写的那首词中得到了充分诠释——《临江仙·游子吟》:远来游子过南山,喟然叹望楚江。欲取长箫吟兴亡,忽见满江红,不语一言空。且解白衣倚阑珊,斟酒再敬苍松。独醉拔剑舞朦胧,古今多少事,尽在不言中。

  苦心孤诣和执着匠心

  83万字的《逆三国志》,是苦心孤诣和执着匠心的双重体现。

  “从正史角度来说,《三国志》更接近真实历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三国志》的一种演绎方式。近些年来,‘三国热’再起,易中天说三国,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演绎方式,后来又有穿越、玄幻、重生等三国演绎方式。但在我看来,能把三国英雄辈出的时代精神深入骨髓都勾画出来的,唯有郑勋同学的《逆三国志》而已。”省作协成员、书评家范典认真读完《逆三国志》之后如是说。

  “郑勋走了一条坎坷的演绎三国之路。”范典分析,逆三国志,就是倒着写三国志,换句话说就是,从西晋分裂成三国,到东汉重归于一统。举例来说,历史上诸葛亮先、姜维后,诸葛亮是姜维的前辈和恩师,而在《逆三国志》中,姜维为诸葛亮的恩师,“郑勋的作品绝不是置历史逻辑于不顾,他寻求‘历史与文学的平衡’。

  郑勋在创作《逆三国志》中,保留了经典的“三顾茅庐”,但是按照“”的逻辑,诸葛亮成了刘备的长辈,刘备感怀诸葛亮对蜀汉集团立下的汗马功劳,在他死后,多次前往隆中祭奠,“三顾茅庐”的经典得以保留,但获得了新的意义。“这其实都隐含着郑勋在逆写三国志中的苦心孤诣和执着匠心,绝不是我们随便说说的那么简单。”范典说。

  再比如,历史上刘备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连续创业者,汉中之战后,刘备的地盘逐渐达到蜀汉历史最高点,这就意味着《逆三国志》中,刘备会渐渐失去所有地盘,首先失去汉中。郑勋试图从历史湮灭的小细节中生发出旁支末节,他是这样处理的: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左右了战局,导致刘备失去了汉中。

  “这样既保留了局部的史实客观,又符合了事情发展的正常逻辑”。杭电国学社指导老师范江涛认为,郑勋只是以一个课外历史研究者和资深文学爱好者的身份,对历史进行了重组解构。对年轻人而言,这是难得的创新改造。

  创作这样一部小说,肯定要用到很多参考史料,所以在《逆三国志》每一卷的最后,郑勋都会为大家呈上一些参考史料,一则能便于大家直接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他虚构的,并且印象更深,二则也是本书一贯坚持“以史料为基础”的体现,三则便于大家查阅相关史料的出处。

  要写好一本倒转历史轨迹的《逆三国志》,光看《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像《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这些自然也少不了要了解,至于冷门一些的史料,比如《古今刀剑录》《全三国文》等等,都是需要吸收可以用的内容。

  文学奇才的文学之路

  在杭电学生中,郑勋小有名气。在杭电官微“择校文”的评论栏里,网友评论说“全文贯穿一股慷慨昂扬之气,惊掉了下巴”。不过郑勋一再强调:“纯粹是爱好,我自小便热爱历史文化。”说起自己,郑勋有些不好意思。他说,他不是大家所想的学霸,他的大学生活比别人多了一年,“我是专升本的,从经管类高职院校来到了杭电,不变的是在学习之余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

  郑勋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儿时的他平平无奇,转折点发生在初中,在一个要好的同学的推荐下,开始看起了网络小说,从此不可收拾,到后来自己也试着开始写,当然那个时期文笔很烂,水平也严重不足,写出来的东西非常荒唐荒诞,虽然也写了几十万字,但只能算是练笔。

  不过无论如何,初中算是初涉写作这个领域,也初次尝试了各种文风类型。“我那时候,也很喜欢写一些不知所云的诗,也曾把作品拿给初中语文老师看,她对我的评价是‘华而不实’,这四个字我印象很深,对我后来的文学路,是起到了极大的修正作用的。

  到了高中,因为学业压力变大了,每次回到家,休息放松的时间尚且不足,所以写作就更无从谈起了,不过这也从客观上来说,给了郑勋沉淀自己的机会。

  正逢那段时间,新三国的电视剧非常火热,郑勋也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接触的阅读内容,也渐渐从网络小说,转移到《三国志》《史记》这一类正统的史书典籍,这些东西不会被老师和父母所禁,因此他有时间去更深入地阅读,高二的时候,转到了文科班,所以写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更加快速地提升了。后来,他以笔名“终南山游子”发表的玄幻仙侠小说《大圣世》,在网络上获得十多万的点击量。

  大学时有一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就突然想到了倒写三国历史的想法,到网上一查,虽然也有一些网友有此念头,但都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于是他打算开始动笔,来完成这一创作挑战,时值2014年。

  其实说起对文言文的兴趣,郑勋在微信里告诉记者:“本身我是没有的,初中到高中,我的文言文水平其实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考试也是坏不到哪去,也好不到哪去的水平,不过在碰到纪传体的文言文时,我一般是具有优势的,因为《三国志》就是这种文体。

  除此之外,相比起解读文言文,郑勋更多的时间,其实是在训练自己写作文言文的功夫,许多当年的文章,可能在家里还找得到,当时他就读的乐清市二中有个银河文学社,他参加了,在最后一次开会的时候吧,他就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文言文的精髓在于,言简意赅,但微言大义,还是以《三国志》举例,往往在数言之间,便能刻画出一个形象丰富的人物、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而且足可令人品味良久。

  郑勋创作谈

  本书的每一卷正文章节,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正篇内容、郑勋曰、参考史料。

  正篇内容是核心内容,这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这个“郑勋曰”,是我自己想出的一个看点,通过为大家分析情节、讲述虚实、穿插知识、点评人物等,能让大家更好地阅读这本书,起到辅助阅读作用。可以说,要是没有这个“郑勋曰”,本书的精彩程度和核心价值会大打折扣,这种自写自评的模式,以后会不会是一股潮流呢?至于参考史料,每一卷的最后,我都会为大家呈上一些参考史料,一则能便于大家直接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我虚构的,并且印象更深;二则也是本书一贯坚持“以史料为基础”的体现;三则便于大家查阅相关史料的出处(有一些太长的,我会把中间内容用省略号代替,以免看起来冗余),学到更多。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正史,而非演义,本书的一大原则就是以《三国志》(包含裴松之注)等正统三国史书史料为脉络根据,与《三国演义》区别开来,没有抄袭《三国演义》,比如刘关张不会是义结金兰的兄弟,诸葛亮也没有借东风,呃,当然,参考史料也不会把很多非常细节的东西都给列出来,比如谁谁谁字什么,哪里人,这些就不单独列出来了,因为其实很没必要,而且会让没意义字数大大增加,这样出书的花费会白白变多,真要说贵得有实际意义的话,其实也无所谓,但要是贵了效果还不好,大家看得还不喜欢,那我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啦。所以,我认为必要的参考资料,都会放上,冗余的,就不必重复提起了,总而言之,每一卷内容都由这么三部分组成,应该是比较全面了。

  当然,在写每一卷的时候,都真心不是好写的。我在写这本书时,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三国志》是纪传体,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各自的卷章内是主角,而本书是运用各个史料,因此,就无疑会出现一个问题:一则史料是一个主角,那么同时整合多个不同人物的史料,编写成一个合理的故事的话,就容易产生主人公错乱的感受。如何把这种带有多个主角的史料镜头,给处理成客观的、流畅的、不矛盾的、一气呵成的故事顺序,是令我一直以来都很头疼的。当然有读者朋友可能会说,那《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呀!确实如此,但很不巧的是,《资治通鉴》虽然是编年体,但它是伟大的史书,而不是一本故事书,因此司马光并没有去解决这个问题。何况它记载的历史,足足跨越1300多年,三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只摘录了每年的大事件,蜀汉这里提一下,曹魏那里提一下,忽然又转到东吴那里去了,而每则史料之间的过渡和时间跳跃是比较生硬的。至于其他的三国史书,由于本质上都是史书而非故事书,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也鲜有受益。

  不过,如果说自古至今,有谁确实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的话,我想就是罗贯中老先生了,《三国演义》对本书的帮助也确实不小,不过依旧有两个问题。一是《三国演义》乃是正写,而本书是倒写。正写的时候,很多逻辑并不用自己再构思,因为历史摆在那里,但倒写不同,倒写历史,就是在挑战历史大背景,很多前后因果需要自己绞尽脑汁去构思,才能自圆其说。这点上,罗老先生是帮不了我了。二是《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以刘关张、诸葛亮、姜维等为中心,对于魏吴两国,没有很细地写,而本书中三个国家的剧情比重,基本是相等的,对每个国家的大小事件,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当然,我绝不是借此说本书比《三国演义》好,我哪敢跟四大名著相提并论?我只是想说在这个方面,本书有更多的困难之处。本来这本书我是按照文言文来写的,但由于担心这样会提高阅读难度,且自己水平又不过硬,后来还是改成了介于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的类古文,以求在古文的古朴素雅和白话文的通俗易懂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