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归一”——工业转型升级路径取向

31.03.2015  14:34

  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三化归一”的工业转型升级路径取向,在推进工业制造高端化和服务化的同时,将信息化和推展工业   4.0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目前,无论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工业大国,还是对我省这样一个工业大省来说,传统工业的发展都面临着尖锐的挑战或谓巨大的瓶颈制约:成本高企、利润下滑,市场逼仄、经营艰难。不说是哀鸿遍野、寸步难行,起码也是士气低迷、举步维艰。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就在于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其实是12年前党的十六大就已经正确指明了的。加之党中央推出科学发展观以后强调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又进一步指明了达致新型工业化理想境界的路径,还得从工业的转型升级做起。就像没有转型发展何来科学发展的道理一样,没有工业的转型升级,也就没有所谓的“新型工业化”。  

  解析“三化归一

  但这样理解,还是过于笼统、过于口号化了一些。再稍微具体一点,转型升级显然还要回答好一个“桥和路”的选择问题。与此相关联的,当然还要进一步明确路径选择的大的取向。取向不对,事倍功半,甚至满盘皆输;取向对头,事半功倍,再加上锲而不舍、落实到位,那自然就是胜券在握、马到成功了。
  为此,我想到了一个“三化归一”的概括。也就是说,“高端化+服务化+信息化=工业现代化”。高端化是指工业制造自身的水平提高,做精密制造、品质制造,做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的高端产品。服务化是指将原本混同在制造全过程中的“微笑曲线”两端,即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品牌销售”等服务内容相对独立出来,以“源于制造又高于制造”的姿态,来带动单纯制造环节的结构升级和价值增加。信息化则是指在工业的全产业链、制造的全过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从而对传统工业制造带来一种颠覆式的彻底改造和系统创新,以实现工业制造的全面现代化。

          衍生“四化递进

  篇幅所限,高端化和服务化不再赘述,在此单讲讲信息化和推展工业4.0的问题,以求教于大家。
  对信息化地位和作用的理性认识,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就试图将其与我国一直进行的传统工业化结合起来,表述为“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十年之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又将其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列,冠之以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但就其在我国发展实践中的实质性转机,还是近年来随着BAT的迅速崛起、尤其是阿里巴巴震撼全球的迄今最大一宗IPO案的成功、所标志的信息化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如何科学认识信息化的内涵,我曾有一个“四化递进”的解读。

  一是实体虚拟化。这是说人类社会所有实体性的活动,在改变原有世界物理形态的同时,也一定会在虚拟形态上同步产生大量的活动信息。这就恰如自然界的“实体成像”、“如影随形”,虽然你可以不去正视它,利用它,但它总是客观地存在着。
  二是信息数网化。这是指信息表达和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信息不归为数据,现代信息技术就无从高效能地对其进行记录、识别、储存,乃至处理和加以利用。彼此分割甚至是隔绝的信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甚至是失真的,互联互通恢复了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和系统的本来面目。
  三是技术泛在化。这是说信息技术基于应用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一项技术,过往只是一个特定领域的专有和专用,因而技术也在不断地分科分类,趋专趋精。但是信息技术却大为不同,它是这样一种适宜于广泛应用的技术,就像“水银泻地”,能对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孔不入”,然后“渗透融合”、“带动转化”。
  四是应用分享化。这是指信息化重在应用以后,和传统市场经济思维的大不同。不是独占鳌头、恶性竞争、进退杀伐、成王败寇,而是尽可免费、力推共享、兼收并蓄、互利共赢。越免费应用,才越有自己的“地盘”;越开放分享,才越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拥抱“4.0时代

  基于上述信息化的把握,我们理解当下流行的“工业4.0”或谓网络智能制造,就一点儿也不困难了。
  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那是工业1.0版。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大量生产的“电气时代”,那是工业2.0版。20世纪中期计算机的发明、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使机器不仅延伸了人的体力,而且扩展了人的脑力,开创了数字控制机器的新时代,这是工业3.0版。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形成巨大的产能和市场,将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推动又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蓬勃兴起。德国技术科学院(ACDTECH)等机构联合提出“第四代工业-industry4.0”战略规划。这是工业4.0版,其核心是物理(实体)和信息(虚拟)系统的深度融合。
  当代的市场竞争已充分表明,缺乏和少有信息比特含量的实体产品,尽管在物质原子层面上如何之“富有”,但在卖价上只能是“地摊货”。苹果公司在美国本土设计、在世界各国制造的iphone和ipad的售价里,1/3是物质原子,2/3是信息比特,比特的增值力使苹果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最新市值突破7000亿美金),而各地的代工企业出的是“牛马力”,挣的却是“血汗钱”。
  事实证明,任何产品的突破性创新和盈利能力都是物质原子和信息比特“联姻”的产物,是具有“人—机”、“物—物”相互通信能力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s System,CPS)。工业4.0版的智能化工厂,将由实体的物理系统和虚拟的信息系统组成,可谓信息物理生产系统( Cyber Physics Production System,CPPS)。其间两者的关系,信息系统是物理系统的“灵魂”,物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肉身”。
  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靠廉价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和环境,从而实现低成本扩张发展、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 新常态下,“办个企业就不倒”,“人人都能赚快钱”的“好日子”也已然到头了,今后只有靠扎扎实实的内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工业转型升级的大出路就是走好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或谓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或谓网络信息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三化归一”的工业转型升级路径取向,在推进工业制造高端化和服务化的同时,将信息化和推展工业4.0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拥抱变化、跟进时代,那我们就一定会赢取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成功,迎来工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来源:经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