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省农业保险实现“三创新”

07.01.2015  20:38

  2014年,我省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鼓励集中连片地区的小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参保,全省参保农户405.63万户,比上年增加55.99万户;保费规模7.84亿元,提供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432亿元,为农户灾后自救、恢复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积极探索保险模式创新。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心工作,支持龙游县探索创新了 “政府监管、财政扶持、企业运作、保险联动”的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的农业保险模式,运用保险经济杠杆引导农户主动将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病死猪乱丢弃或流入市场现象,得到农业部、中国保监会及社会各界肯定。到2014年底,该试点已扩面至萧山区、兰溪市、衢江区。

  二、积极推进保险品种创新。一是新开发实施了露地蔬菜、葡萄、大棚西瓜、稻田养鱼、生猪价格指数5个省级新险种。其中,衢州衢江区、宁波鄞州区率先启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标志着农业保险从保障自然风险向市场风险探索推进。二是加快推进地方特色险种开发,探索创新了长兴芦笋价格指数、丽水茶叶、湖州湖羊、嘉兴蘑菇等地方险种省级试点,积极推进丽水食用菌保险试点扩面,鼓励地方探索开展家庭农场保险。三是在全国率先启动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方案研究,创新应用气象灾害“大数据”及GIS技术,将气象灾害对茶叶减产定量化、指数化,争取2015年启动省内试点。目前全省各类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40个,成为全国险种最多的省份之一。

  三、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在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工作,全国首个农业保险省级政府规章——《浙江省实施<农业保险条例>办法》即将出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