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不吃凉食有助于寒气逼出体内?中医释疑

04.07.2015  09:35

7月13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微信、微博上相传从这一天起到三伏天结束(8月21日)期间,如果不吃寒食拒绝冰饮,并且不喝酒不熬夜,坚持喝热水、姜汤,每晚用热水泡脚、按摩经络,就能将体内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而三伏这40天,似乎也成了养生最佳时期。

这个说法靠谱吗?对此,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徐勇刚讲,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虚寒体质的人,因为一年之中天最热的时候,全身毛孔张开,排汗、排毒效果最佳。而体内有寒邪的人多喝点热水利于排汗,不过对于正常体质的人来说,不吃冰饮凉食,更多是为了不伤脾胃。

虚寒体质的人,三伏天养生最好

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持续40天,从7月13日开始,到8月21日结束,其中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请转告你的家人和朋友,三伏天期间不喝酒,坚持喝热水,每晚热水泡脚,按摩经络,尽量按时睡觉,不熬夜,同时不要喝冰镇一类的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大家喝热茶、姜汤,会把体内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

这条夏天养生秘诀最近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频繁转载,它是否有道理呢?徐主任说,这个说法主要对象是虚寒体质的人。有的人本身有寒邪,不宜吃凉食喝冰饮,还不能在过低温度的空调下长时间停留,但一般的人,问题不大,不吃冰饮凉食,更多是为了不伤脾胃。

冬天不容易出汗,夏天毛孔张开,而且身体本身循环快,气血运行旺盛,这个时候排汗、排毒最好。”徐主任说,今年的“三伏天”比去年多了10天,所以寒症人群驱寒比较好,除此之外,冬病夏治的中药敷贴也一样,做起来效果更好。

伏天手搓姜渣,冬季不会长冻疮

早些年,冬病夏治的药材都是我们医生自己配的,为了让‘伏天膏’的效果好一点,膏药里面都会加入生姜汁。”徐主任讲,生姜有助热效果,能够更好地刺激穴位。冬天老是长冻疮的人,不妨在三伏天用手反复搓揉姜渣,这样天冷了,就不太会长冻疮。

除了冻疮以外,还有哪些冬天的病适合夏天来治?徐主任解释说,像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受寒受潮易发作类型)等病症,都可以在三伏天用中药敷贴来改善。

此外,治疗方法上采用特制的膏药外敷在人体特定的穴位,或局部手法按摩、针灸等外治以及呼吸科内服方法,通过刺激穴位及药物的渗透吸收,起到疏通经络、健脾益肺、温化痰湿的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三伏膏”,徐主任提醒,如果平时有痰黄、体热现象的人,不适合敷贴。

据了解,为了方便病人敷贴,省中医院门诊大厅将增设冬病夏治挂号付费窗口。7月13日起,儿科每周1、3、4全天,针灸科每周1~7全天膏药敷贴治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史杭芝 通讯员 于伟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