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鞋匠和一袋“木头”
顾老爷子从袋子里拿出鞋楦
完整的一只鞋楦(单脚)
“我的祖辈是做鞋子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自己也会做鞋子,家里有100多年的鞋具。”
发起“寻找老手艺”活动后,我们收到“顾先生”的留言。兴冲冲赶去,见到的是一位身板厚实的老爷子,看不出已然69岁。
有些让人失望的是,我们没见到想象中堆满鞋子的老作坊,而是被顾老爷子领进了昏暗的地下室。老爷子忙里忙外,清掉杂物,露出角落里的柜子,又从柜子里拖出一只铁桶,一口麻袋。铁桶一倒,麻袋一开,一块块木头骨碌碌在地上滚着,空气里弥漫着灰尘味。
“就是这些了,我家三代用过的鞋楦子。”
回忆里远去的鞋作坊
老爷子的爷爷,在太平桥开过店。老爷子的爸爸,在天水桥摆过摊。老爷子兄弟几个,都曾在铺子里帮忙,而他,是最小的那个。
没有照片,无法还原当时鞋作坊里的场景。顾老爷子的记忆里,只剩下忙碌。他记得爸爸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忙活,一忙忙到夜里十点。临近年关,铺子里有干不完的活,甚至大年三十仍要“挑灯夜战”。
顾老爷子说,现在有些老人家,兴许还记得他爸爸顾师傅。不仅因为他做活勤勤恳恳,更因为他的为人。“都是街里街坊的,赊个账,抹个零是常事。鞋,总是要穿的嘛。”
顾师傅沉默寡言,也只有最亲的小儿子才能在零星的闲谈里得知,爸爸还做过地下工作。“可他一辈子就是从鞋铺到鞋厂,踏实做鞋匠,没别的心思。”
从“三寸金莲”到牛津鞋
聊起鞋子,顾老爷子的说道就多了。
爷爷那时候,做的是三寸金莲,盈盈一握,不分左右脚。
后来鞋子放大,但还是“尖口”,鞋帮两片合拢,鞋头尖锐纤瘦。
再来就是圆口鞋、方口鞋。那时有种说法,圆口鞋开口小,能挡土,农民穿,而方口鞋开口大,是“干部鞋”。
到顾老爷子时,已经能做时髦的牛津鞋。
不管哪朝哪代的鞋,总有几项“核心技术”不能丢。
纳底。最有名的是纳千层底,把层层棉布用糨糊粘起、裁好,布条包边后,再用麻绳密密地缝起来。纳好的鞋底用热水泡,用铁锤打,好“定样”。
绱鞋。就是把鞋底和鞋面缝在一起。每缝一针,同时用两根针。先用锥子在要穿针的地方扎孔,两根带线绳的针相向穿入,两手同时收紧。绱鞋时,手得伸进鞋口摸着缝,手艺高的鞋匠眼睛闭上都能绱。“这点我和爸爸手艺就有差别,我主要是翻绱,把鞋口翻过来,绱好再翻回来。”顾老爷子说。
至于鞋楦,自有用处。鞋楦分鞋头、鞋跟和中间的小木块。鞋绱好后,得“楦鞋”。把鞋帮喷湿,先塞鞋头楦子,再塞后跟楦子,中间若干个小木块塞紧。鞋晾干后就定型了。
“那时不像现在,一双鞋子要穿好多年,当然也要多费点工。”顾老爷子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周一 特约摄影 陈依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