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三个强化”规范政府部门预算管理

07.04.2016  13:21
 


部门预算反映了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做好政府部门预算,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也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预防措施之一。近年来,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始终围绕探索预算管理新方法,构建预算管理新体制等核心问题,对编制部门预算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预算执行率为78.13%,2015年提高到83.05%。



一、强化预算编制基础,提高预算准确性。



建立科学、系统的基本数据库。该区(街道)财政局在业务部门的配合下建立详细的基本数据库,主要包括人员基本数据库和固定资产基本数据库。一方面,在原有财政供养人员基本信息库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将企业编制、精简退职、单位遗属,保安、交通协管、大学生村官等需财政保障经费的所有人员信息纳入人员数据库管理,为人员及公用经费的预算编制提供详细的信息依据。另一方面,结合固定资产清理,摸清固定资产家底,对各项在用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办公设备等进行登记造册,并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购买启用时间等详细信息建立数据库,每年根据资产的损耗、规定使用年限、实际使用时间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按照要求,各业务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对现有的预算项目进行全面梳理,设置本部门一级项目,每个一级项目下又包含若干二级项目,所有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非项目库项目原则上不再安排预算。编制2016年预算时,整理归纳出一级项目11个,二级项目84个,涉及23个部门及管委会10个条线。同时,对出台的各级各类政策规定进行梳理,把预算安排相关的政策规定整编收入政策库,并及时更新。



目前已形成“有依据才编预算,有预算才有支出,有明细才能拨款,经认证才能追加,拨款要跟踪问效”的预算管理模式,切实解决了区内一些部门预算编制粗放、管理意识淡薄、预算追加较随意等问题。



二、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严肃性



区(街道)制定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部门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有据可依,部门预算实施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如针对项目有效控制的项目支出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支出预算的追加或调整的程序与办法,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使部门预算在开发区内部具有“法律效力”,从而使部门预算真正地对财政资金的收支进行有效的控制。



2014年起,该区(街道)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开发区年度部门预算经县财政审核通过后,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部门、条线,再将各部门条线以指标形式分别下达两个预算单位(管委会与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管委会的指标体系主要是指管委会的行政支出,包括行政人员的基本支出及文化等管委会各条线的项目支出,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事业人员的基本支出以及计生、民政等社会民生项目支出。



各用款部门在每个月编制下月用款计划,由区财政局对照预算额度审核当月用款计划后方可支付使用,若超出年度预算的项目需经管委会规定的程序予以追,通过预算管理,增强了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意识”和“用款计划意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三、强化预算监督考核,提高预算效率性



为切实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区(街道)建立了以财政负责、部门配合、中介参与、纪委监督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制定相应的评审办法,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监管领导小组,不定期抽调业务科室及财政工作人员,对补助类和项目类资金进行实地走访检查,每年抽查巡查的项目不少于15个,每个项目抽查农户不少于3户,选取一定比例数量的项目组织评价,重点对规定范围内的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评价,并将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项目支出“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考评”的全程管理。



同时,每年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年度公共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通过网晒政府明白账的形式,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



该区(街道)还建立了预算编制部门考核机制,将部门预算纳入年终综合考核体系。每季度,财政局及时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预算数、当季执行数、预算剩余数、执行率等)以列表形式分发给各部门,各部门对预算编制与执行差异作详细说明,并对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最后将各部门预算年度的总体执行情况上报管委会,作为部门综"text-indent:28pt;" class="MsoNormal">
全区(街道)预算执行率2015年比上一年提高5%,区综合执法局2015年的预算执行率为99.60%,而在2014年只有36.87%,通过监督考核,预算执行率显著提升。




(海盐经济开发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