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万里传画情 ——感受杜巽的艺术世界

15.07.2015  09:11

巴黎圣母院晨曦

雪岭云亭

杜巽,原名英信,道号履中,祖籍浙江宁波鄞州管江村,据鄞县县志记载:“管江杜氏为杜甫第十代子孙尚德公之后代”。从教42年,桃李遍天下,曾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是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创始人、教授、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常务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杭州鼓楼位于吴山皇城东面,距今已有1400年左右,旁边就是南宋御街,商店林立,热闹非凡。杜巽的画室也在鼓楼边上,推门而入,真真地感觉一点都不闹了,反而很安静,所谓大隐隐于市,莫过于此吧。豁达开朗的杜巽,犹如年轻人一般活力四射。大伙儿与他聊天,就如与老友攀谈,房屋装修、旅游见闻、爱情故事、艺术感悟……话匣子一开,天南地北,收也收不住。

行万里路 绘万卷画

杜巽1940年生于上海。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其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师从潘天寿、诸乐三、陆维钊、陆俨少、王伯敏、周昌谷、方增先等大师。主攻人物,酷爱山水。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其毕业作品《水乡春意》获得了潘天寿院长的称赞,并指名留校任教,这在潘老所授百千爱徒中,获此殊荣者仅二人。

1965年秋,杜巽应中央文化部之召,与蔡若虹、华君武等一起设计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杜巽随中央代表团赴藏参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周年庆典活动,并深入藏北羌塘草原、日喀则、亚东喜马拉雅山乃堆拉山口、易贡等地写生。12月,杜巽更是冒风雪走了路途艰辛且多危险的川藏公路而归,一路景色壮丽,饱览雪山,每回忆起此景,杜巽都是激动万分。回京后,杜巽创作了巨幅彩墨画《藏北草原之歌》,获得一致好评。

杜巽热爱旅游,他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要在实践中感悟艺术。80年代,杜巽在日本举办的国际水墨画公募展中获张大千纪念大奖。90年代初,受泰国诗琳通公主的老师林耀先生之邀,杜巽考察写生泰国、柬埔寨等地。1997年,杜巽作为贵宾应邀参加荷兰华侨总会成立5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并由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阿姆斯特丹市政厅、荷兰华侨总会联合主办,在欧洲著名的MOZES画廊成功地举办了画展,又先后在全国和世界各地举办了20余次个展,获法国巴黎艺术家审查委员会授予艺术家资格证书,享有世界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

1997年,受浙江省政府之托,杜巽执笔将分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按其章法笔意仿真临摹,填补烧毁之段,使之合璧完善。

2003年秋应杭州市政府之托,主创反映1927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盛况的巨幅工笔淡彩《湖山嘉会》,并长期陈列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2004年为支持江南六大古镇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多次奔赴古镇收集素材,于2005年春节完成工笔淡彩《江南古镇图卷》。接着为支持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于2007年秋,只身全程考察写生京杭大运河沿途十八个城市,于2010年夏创作完成京杭大运河百米长卷初稿,并完成了其中杭州及苏州、无锡风情图卷。2010年秋至2011年夏应邀为江苏华西村新建74层高楼龙希国际大酒店创作了高3米宽22米巨幅国画《锦绣华西》。

年轻人爱冒险,杜巽也爱,他认为作为艺术家应该在生活上和艺术上都要有冒险精神。2014年1月,75岁的杜巽毅然赴南极探险旅行,历时近一个月。返程途中,游轮在海上卷入12级风暴中心,杜巽意外受伤,造成腰椎骨裂。尽管如此,杜巽对南极之行仍然津津乐道,他领略那种极地茫茫的冰雪世界,激发了他无穷的艺术创作灵感,南极雪景、企鹅、海豹、海鸟等,纷纷入画。之后,由于腰伤,杜巽不得不放弃更多的探险活动,但按捺不住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心,在养伤期间,他亦经常拄着拐杖到处看展。

2014年8月,受杭州市政府委托,杜巽带伤进入富阳《新富春山居图》创作组,深入考察富春江富阳段的山水风光。这一次是杜巽主笔原创,通过潜心构思,以元代画家黄公望为师,以富春山水为蓝本,他大量使用了自己擅长的一种现代画法——泼墨,又将人们青睐的青瓷中的“中国蓝”融入画作,努力体现时代精神和富阳建设的新气象,精心创作了《新富春山居图》长卷。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方君 摄影 金轲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