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一无照场所2万斤生花生被封存

24.10.2014  16:32

 

  10月20日,海宁市市场监管局根据食品安全监督员提供的线索,在袁花镇红晓村发现一场所有大量脱壳红皮生花生。接到线索后,市市场监督局食品安全执法大队会同袁花市监分局立即出动执法人员对该场所进行突击检查。

  刚进到该场所,执法人员就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整个场所堆的都是严严实实的编织袋,现场卫生状况较差,有六名工人正在挑拣面前的花生,这些被挑拣出来的生花生都堆放在外面西南方的角落里。

会不会整个场所内堆放的都是这样花生?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整个经营场所,其他地方堆放的生花生成色明显要好于挑拣出来的这些生花生。

  现场负责人马某说,堆放在外面西南角的这些生花生是工人从进货花生中挑拣出来的霉变、发芽、烂瓣的生花生,有140袋,2800公斤。

  马某表示,除了角落里这2800公斤“坏花生”,其他编织袋内存放的生花生都是“好花生”,这些花生总共有10吨,也就是2万斤,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挑拣出来的发霉、发芽、烂瓣2800公斤“坏花生”,这部分是不出售、不能使用的;一种是待挑拣的生花生,是半个月前从外地收购过来,需要由工人挑拣以后才能出售;还有一种是已经挑拣好待出售的。

  马某向执法人员解释说,带壳的花生脱壳以后,才能看出里面有没有发芽、烂瓣的,今年雨水又比较多,生花生不好存储,容易出现发霉情况。如果不加挑拣,这些生花生是卖不掉的,于是,便找了几个工人将这些生花生进行挑拣。

  经过执法人员进一步检查,印证了马某所说的情况。同时,执法人员在现场还发现堆放有1500公斤包装好的炒货,散发着刺鼻气味道。据马某说,这些都是从炒货厂和托运部收来的破包、过期“废花生”,“不是给人吃的,去掉包装袋后,用来养猪”。

  那么这些准备挑拣的生花生和已经挑拣好的生花生,是不是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呢?马某拍胸脯说,这些花生都是今年收购的,虽然没有检测过,但质量保证没有问题。

  执法人员要求马某出示该场所的营业执照,马某无法提供。这些生花生从何处进货,流向了哪些地方?马某说,这些花生都是从河南老家那边的农户收购,卖给附近的炒货厂。因为都是从农户家里收来的,没有进货单。执法人员现场查阅、复制了马某的经营记录,以便进一步查找生花生的来源和具体流向。

  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第(五)项之规定,执法人员报请审批后,对该无照经营场所堆放的生花生采取了封存措施。

  10月22日,市场监管部门委托浙江省粮油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对马某拍胸脯保证质量没有问题的“好花生”进行抽样检验。浙江省粮油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工作人员看到部分有霉斑的生花生后表示,花生发霉一般是感染了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剧毒物,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素的农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和加工过程中都可能感染黄曲霉素,有的甚至还在田地里收获的时候就已经感染了黄曲霉素。对于这些花生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还要等最后的检验结果。

  目前,马某被市场监管部门正式立案调查。对于涉嫌使用马某供货的生产企业,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其全部暂停使用马某供应的生花生,待检测结果做出后,再做进一步处理。同时,要求辖区炒货类生产企业切实履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严把进货关口。

  接下来,在对炒货类生产企业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将提高抽检频次,进一步加大对该类企业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和成品的执法监督力度,强化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