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23万名逝者家庭享“惠民殡葬” 减免1.3亿元

28.03.2016  10:36

  清明节快要到了,低碳、环保、绿色的科学祭祀依然是今年主推的祭祀方式。昨天上午,浙江省殡葬协会在杭州钱江陵园召开2016清明新闻媒体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清明节期间,浙江各地将举行多种活动包括免费发放鲜花、打造无烟陵园、举行生态竹林葬仪式等,提倡文明祭祀,深化绿色生态殡葬理念。

   惠民殡葬覆盖浙江全省

  “惠民殡葬”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民生工程,据了解,近年来浙江的惠民殡葬已率先实现全覆盖。以杭州市为例,2015年杭州共有41897名逝者家属享受惠民殡葬政策,共减免2705万元,平均每户减免646元,享受政策的比例达93%。自惠民政策实施以来,浙江已有23万名逝者家庭享受了此项惠民政策,累计为丧户减免费用1.3亿元。

  与此同时,浙江还积极推行新型生态节地葬,如壁葬、花坛葬、树葬、江葬、海葬等,同时对孤寡老人、困难群体等实行免费政策。杭州各大公墓(陵园)就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惠民便民举措,如杭州南山陵园对持低保、困难、残疾救助证的群众免收十年墓地使用费,杭州主城区七大公墓(陵园)提供免费代客祭扫服务等系列措施。

  3月27日,杭州钱江陵园“浙江省首个功勋纪念墙”揭碑,纪念为新中国建设挥洒青春的英雄们;宁波同泰嘉陵将举行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公祭仪式,缅怀革命先烈;3月28日温州平阳松鹤陵园已规划设计专门的园区,对抗战老兵、因公牺牲及见义勇为的人士免费赠送墓位;3月29日,温州桃源陵园将举行“军魂园”开园仪式,现场为抗战老兵赠送墓位。

   首支殡葬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在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故中,我们总能第一时间看见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用专业的救援和护理技术支援现场,从容应对事故中复杂的局面,妥善安抚遇难家属波动的情绪,深获好评,他们就是浙江殡葬人。或许不够起眼,但殡葬人的行动和付出,却服务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记者昨天从会上了解到,为提高应对突发事故殡葬援助能力,“浙江生命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应运而生:这是今年年初由省殡葬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提倡组建的一支殡葬志愿者服务队,并得到了全省殡仪馆、公墓、殡仪服务企业等的大力支持,一线员工积极响应、自愿报名,更有来自社会人士如律师、心理咨询师等报名参加,共计110余人,平均年龄31岁,大专学历以上,55%为专业院校毕业,他们拥有一线火化师、整容师、接运师、礼仪师等等多种身份。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有人曾经多次参加重大事故逝者遗体处理,也有人是当地十大杰出青年、个人先进,还有的人在全国大赛中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