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杭城

05.03.2015  12:42

绿色的天堂杭州,红色的“小红帽”:忙碌在杭城的91.7万名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丰富和创造着城市的文明,塑造着城市的文明形象。

1993年“保护西湖绿色行动”至今,杭州志愿服务走过22个春秋。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弘扬了社会新风和文明风尚,传播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他们以自身的“微小”行动,不断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志愿服务在温暖了无数人的同时,也成为民主参与的有效渠道、民生服务的重要补充、品质生活的表现方式、城市名片的生动载体,成为展示杭州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最佳窗口。

志愿服务

让市民成为城市的参与者

在位于环城西路81号的“贴心城管”志愿服务总队办公室,每天都有志愿者在值班。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本台账,上面记录着每一天志愿者们成功劝阻的违法车辆数目:星期一上午,8辆,下午,13辆;星期二上午9辆,下午,12辆……

志愿者们发挥监督员的作用,主动到公共场所、道路交通和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查找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劝导不文明言行,确保市容有序、卫生整洁、设施完好。

志愿者们还当起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和事佬”。在协助城管工作人员执法过程中,寻找情、法、理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有效化解城市管理矛盾。

钱塘老娘舅”姚克俭参与志愿服务20余年。现在,他每天都会自行车巡逻,各处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反映问题。姚大伯说,一些老百姓对城管执法队员有偏见,执法过程中容易激发矛盾,我们志愿者先期介入,情况就要好很多。

城管志愿服务总队于2004年成立,11年来,队伍人数从2500人发展到7万余人。让更多的杭城百姓以参与城市管理的方式来了解城管工作,真正体现了“杭州的事杭州老百姓来办”。

民间“雷锋”力量逐渐壮大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旅游、兴趣班、户外体验……寒假有太多的活动可以丰富生活,然而对长期与家长分隔两地的“小候鸟”而言,这些都只能是一种奢望。假期,他们千里迢迢来到父母身边团聚,然而大人忙碌的工作却让这群“小候鸟”再遇“留守”困境。

为了让“小候鸟”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一个愉快精彩的假期,杭州网义工分会的志愿者们带着他们游览西湖、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举办晚会。志愿者们表示,要让“小候鸟”的假期过得和城里孩子一样充实。

2012年,杭州网义工分会公益市集首次正式开市。集市设置以物换物、爱心义卖、跳蚤市场等区域。志愿者们将募集到的物品以低廉价格出售给市民,所得款项用于弱势群体的帮扶和公益项目的支出。

杭网义工分会推出的“乐居合作社”项目在社区深受欢迎。在各主城区选择一个街道开展活动,志愿者与街道的空巢老人进行结对帮扶,还组建了家电维修、文化娱乐、医疗服务、烹饪四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乐居合作社”参与志愿者960余名,活动辐射社区老人达2000余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庄丽 记者 何去非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