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热线串起杭州近8万台电梯安全

25.08.2015  21:58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乘坐的电梯突然“卡壳”,不免感到心慌,迫切希望有人前来救援。
  这时,请您尽快地镇定下来,并记得拨打96333电梯故障应急电话。
  2010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96333电梯应急指挥中心,统一组织全市电梯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通过近几年的运行和不断完善,我市电梯安全监管效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96333共接电话36203通,电梯应急处置3600起,其中困人1843起,故障1757起,解救被困人员4265人。
  
   应急处置中心主要有两大职能
  “您好,这里是96333,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每天,在96333呼叫中心,这样的一句话不断地被重复重复再重复。
  “在这里,没有节假日,24小时有人值班。” 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李忠介绍,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电梯“困人”的应急救援指挥,如电梯发生故障,被困人员可拨打96333应急处理电话,处置中心将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发出指令、第一时间实施救援、第一时间调查处理,保证被困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救。
  第二大职能是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组织调查处理,履行特种设备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职能,真正发挥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的主体作用。
  “按照规定,应急中心每个月都会出一份电梯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在这个报告上,各个品牌、各个维保单位所负责的电梯运行故障、事故救援和维修响应速度、电梯故障原因等信息非常清楚。
  记者看到,仅应急中心对“造成电梯发生困人故障的原因统计分析”一表中,就包含人为原因、外部原因、设备原因及其他等四大项,每一大项下面又分门别类地包括若干明细。
  另外,杭州市质监局还可以利用热线获取的一手资料,给各个厂家和维保公司的工作质量排名。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用时不断被“刷新
  一条热线,串起了杭州近8万台电梯的安全。
  不过,仍有市民可能对热线的工作感到好奇: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以杭州某小区为例。当乘客乘坐的小区电梯突然“卡壳”时,乘客按照电梯上张贴的标志拨打了96333电梯救援电话。
  接线员接到事故报警电话,立即启动事故处置程序,中心电脑据此通知维保单位前去救援处置。“为了争取时间,如果15秒钟内维护单位没有回复,系统还会向最近的电梯事故救援站发去救援指令。”李忠说。
  安排好救援工作后,接线员再反过来根据来电显示拨打报警人电话,告知救援人员即将到达,并对其进行安抚。
  与此同时,救援人员已经在赶往事故现场的路上……
  从中心建立至今,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越来越短。据市质监局发布的2014年杭州市电梯安全状况年度简报显示,2014年1月至12月,96333共接电话56752通,电梯应急处置5737起,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从以前的40分钟以上下降到14.80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3.99分钟。
  “电梯问题关乎市民的安全,能安全妥善及时处理电梯运行故障,无疑给人们的安全加了一道锁。”李忠如是说。
  现在,这一时间再次被“刷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救援人员达到现场平均用时为13.63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下降到3.43分钟。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96333电梯应急指挥中心的效率。
  
   生活垃圾成电梯门系统故障“元凶
  虽然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不断被“刷新”,但是,相关人员还是提醒用户,“电梯安全,光靠发挥96333的能动性是不够的,市民应该提高‘安全乘梯,文明乘梯’的意识。
  按照电梯故障量统计,住宅小区电梯故障量约占故障总量的58%,公司、写字楼等办公场所约占25%,酒店饭店约占5%,商场市场约占3.5%,医院约占2.5%,学校约占1%,其他场所约占5%。
  从造成电梯发生困人或故障的原因来看,由于生活垃圾而导致电梯门系统故障的高居榜首。对此,李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乘客的不文明行为所导致的。
  比如说,骑电瓶车或自行车的乘客,有些为了防盗要把车搬上楼,进电梯的时候不慎撞到了门,就有可能导致一次故障。有时候,电梯故障是由于垃圾留在了电梯缝隙里,造成电梯卡死……
  “所以,我们呼吁广大用户要把电梯当成自家财产一样爱护。
  事实上,在对电梯检修、维保等相关“链条”上,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维保单位都有职责分工:
  小区业委会要督促物业公司、电梯维保单位做好小区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物业公司要配备电梯安全管理员,建立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每年向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监督并配合电梯维修和维保工作,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电梯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救援。
  电梯维保企业在承接电梯维保业务时,应当对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日常维保所需的人员、技术、装备和备品备件供应等进行确认,确保维保电梯在日常维保合同约定的有效期内安全运行。(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