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路地下通道年底全面开建 3年后杭州城西有望打破出行困局

18.10.2015  08:36

文一路地下通道全长5.2公里,向西与紫金港路立交相接,连通紫之隧道,往东与德胜快速路相接,预计到2018年年中建成。

过去的9月,城西片区全月中度及以上拥堵程度天数达到16天,成为“全城最堵”。

这样拥堵的日子,已经成为城西的常态,也成为韩杰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情,从临平到古荡上班的他,走德胜高架转文一路,是上班的“规定路线”。最夸张的一次,他从教工路开到古翠路,花了整整45分钟,除了等待和缓慢前行,韩杰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作为杭州“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上重要的“一横”,文一路地下通道(保俶北路-紫金港路)的建设,给韩杰们带来了希望。作为杭州市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这条全长5.2公里的隧道,向西与紫金港路立交相接,连通紫之隧道,往东与德胜快速路相接,预计到2018年年中建成,届时,整个城西的出行困局,将有望打破。

管线迁改,复杂的地下工程

文一路地下通道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设计时速60km/h,全程不设红绿灯,入口位于教工路以东,出口在紫金港路以西,全线设置一座互通立交以及4对匝道,工程工期3年半,预计2018年年中完工。

目前,地下通道正在全面进行管线迁改工作,这个前期准备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复杂的地下工程。四大管线配套,任何一样都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当中的协调工作,是项目部书记唐根财,眼下最棘手的事情。

唐根财今年58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辆差2站就开到终点站的车了,没想到,到了文一路地下通道,又重新出发了。”5.2公里长的地下通道,沿线涉及4个街道,9个社区,管线迁改需要市民的配合和理解,建设方杭州城市基础建设发展中心(城基中心)和项目部为此做了不少努力。最难的一次,是和一家汽车4S店做协调工作,11个问题,城基中心和沿线街道、社区、商家坐下来商量了12次,终于在最后一次,把问题圆满解决。

从今年5月至今,整个工程的管改迁施工进入高峰阶段,根据建设方估计,到11月初开始西段主体结构施工,3年后,等到地下通道建成通车,城西的居民出行,将有新选择。

5.2公里的隧道要攻克两大难题

文一路地下通道全长5.2公里,隧道采用盾构为主、明挖施工为辅的施工方案,隧道不长,施工难度却不小,工程总工程师侯永茂打了一个比方,“工程好比是一道组合题,每个难点好比是一道小题,文一路地下通道这个工程,可以说每个小题都很难。

侯永茂所说的难点,和文一路本身的特点不无关系。作为城西的一条重要主干道,文一路的车流量一直很大,根据杭州市交研中心的测算,在过去的9个月里,它曾四度成为杭州地面道路“堵王”,要在如此大流量的闹市区挖一条双向4车道的隧道,并保证地面通行能力,这种情况在全国都很少见。

此外,三段明挖基坑施工涉及保护的建筑有25处,隧道施工盾构需要近距离穿越的建筑物多达44处,最小穿越近距仅1.6米,这些数字背后,是项目部面临的重重挑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丁岚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