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过世留下一私营公司 作为女儿的我有权继承吗?

04.12.2015  07:56

    有关财富传承

    作为企业主的你知道多少?

    昨天,有微友发微信咨询“律师来了”:有一私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我父亲,持有公司90%的股权,现已过世。父母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子女,母亲健在,但母亲不参与公司管理,也没有股权;父亲生前未来得及留下遗嘱,也没有对公司管理和股权分配作出安排。

    请问律师,作为女儿,我是否享有对公司财产的继承权?另外,我对公司经营状况、资产明细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争取自己的权益?

     答疑签约律师

    祝双夏: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家事部首席律师。

    擅长业务为私人财富管理与传承、涉外婚姻纠纷以及其他婚姻家庭财产纠纷。

    主要社会兼职有浙江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律师协会家事专业委员会主任。

     签约律师祝双夏:

    在公司章程没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你有权继承父亲公司的股权。

    通常来讲,股东权包含身份权利和财产权利。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在判断股东资格能否被继承时,首先要看公司章程关于股东资格继承有无特别约定,如果有约定,就要按照章程的约定。其次,如果父亲有遗嘱,则需要依据遗嘱内容进行分配。

    如果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存在,即如同本案情况,根据我国《继承法》上有遗产的分割,股权作为遗产同样也可以适用这一规定。

    这就是说,你父亲持有的90%股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你的母亲应获得45%的股权;剩余的45%股权属于你父亲的遗产,因为其未留下遗嘱,故按照法定继承方式由被继承人继承。

    根据《继承法》规定,妻子、子女、父母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你的爷爷奶奶均去世,那么你能继承15%股权。在继承财产方面,儿子与女儿是平等的,法律地位没有任何差别。

    至于继承遗产的方式,办理公证或通过法院诉讼都可以。只要向相关机构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继承公证书或法院判决书,即可办理遗产继承手续。

    其实,从企业主的角度来说,最好能够提前设计章程、订立遗嘱,以避免因股东突发意外造成公司陷入混乱。

    大多数有限公司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公司章程,但很少有企业主会对章程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利于公司平稳、有序地传承。

    比如,在继承人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可在章程中约定由继承人协商由其中的数人或一人继承股权,以避免控股股权被分割导致的表决不能以及公司僵局等风险;或者在章程中直接约定由某一特定继承人继承股权。

    另一个很重要的财富规划工具是遗嘱。企业主如果未及时在章程中设计相关条款,在遗嘱中,同样也可以设计股权分配的条款。重点条款包括股权的分配方式,公司的管理权、控制权归属,股东的投票权与财产权分立等。

    要提醒的一点是,不能将公司的财产写进遗嘱,公司与股东人格上是独立的,公司的财产属于公司,不能在遗嘱中直接处分。企业主在起草遗嘱时,应注意写明股权,而不是公司的财产。

    对企业主来说,财富规划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程,不仅需要深思熟虑,更需要有专业人员从法律、税务、投资等方面出谋划策。而且,不同的财富量级需要配合不同的财富规划工具。

     常见的财富规划工具有以下4类:

    1.遗嘱。

    遗嘱是最常见的财富规划工具,其优势在于企业家可以决定传承时间、传承对象,被继承财富不会被家族外人窃取。

    要注意的一点是,并非名下所有财产都可以写入遗嘱。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只能处分自己所有的一半份额,否则会涉及无权处分,造成遗嘱部分无效。

    2.私人信托。

    私人信托的方式与制度灵活多样,企业家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制定信托产品结构,以达到有效进行财富规划的目的。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实现企业家的意愿,达到保障子女生活、赡养老人等目的;能够实现家庭财富与企业资产相分离;能够保证企业股权集中管理,避免股权分散或者变卖而导致企业衰败。

    不过,信托关系过于稳定,委托人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立即终止信托关系。

    3.保险。

    保险产品在财富规划上有特殊优势。第一,保险金给付免税,且受法律保护,但不能用于偿还债务;第二,投保人可以在生前就指定受益人,包括各自保险受益金的比例,这样就做到可以事先将约定的财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4.基金会。

    在国外,富豪普遍通过基金会的方式进行财富规划;在国内,虽然有许多富人希望将财富回馈给社会大众,但由于法律的限制,眼下设立慈善基金会还有很多困难。

    基金会的优势在于既能够实现企业家做公益的想法,又能够打理自己的家族财产,完成慈善和家业传承的双重目标。

    企业家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所承担的压力与风险相比普通人也较大。

    在遗产继承方面,如果继承人人数众多或分配不均,很有可能会引发遗产继承纠纷。如果提前作出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既能保障财富传承,又能帮助企业继续稳定发展。

    在税务方面,有些企业家在起步阶段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可能会触碰到偷税漏税的高压线,结果得不偿失。如果有法律顾问及时预警,一般不会发生问题。

    在刑事方面,部分企业家只关注经济收益,忽视了刑事法律风险。较常见的如贿赂、非法集资、侵吞资产等,都可能构成犯罪。

    在婚姻方面,伴随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个别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可能一夜暴富,而财富暴涨带来的婚姻风险也需要提前预防。对一些中小微企业来说,负债或亏损也可能对婚姻关系造成影响,也应提前采取措施,尽量避免问题。

    在二代接班方面,有些企业接班人自己想法较多,不愿从事类似行业;有些能力不足,会快速挥霍企业原有财产。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风险,也是企业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不论是上市企业、中小微企业还是初创企业,除了创造财富、累积财富,还应对财富做好提前规划。这既能保障企业主及家人的利益,又能帮助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琳 通讯员 伍娜        编辑:汤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