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拱墅区增加值运行情况分析

24.04.2015  18:13
 

一季度,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8亿元,增长8.5%,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在主城区中列第四。其中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81亿元,增长11.8%,较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在主城区中列第四。

2015 年五城区增加值完成情况表

  单位:%

地  区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排名

服务业增加值增幅

排名

杭州市

8.7

-

13.2

-

上城区

4.2

5

9.1

5

下城区

11.5

1

13.4

1

江干区

10.3

3

12.8

3

拱墅区

8.5

4

11.8

4

西湖区

11.2

2

13.3

2

一、一季度增加值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季度我区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倍增。 受国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放开和“房产330新政”的影响,加之去年一季度基数较低,1-3月我区共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9.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8.88%。

二是金融业增加值增幅大幅提升。 在证券交易持续走高的带动下,一季度我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86亿元,同比增长19%,较去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     

三是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快速增长。 一季度,其他服务业(不含批零、住餐、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等)实现增加值21.75亿元,增长16.6%,较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

四是各城区拉动因素各有侧重。 从各城区来看,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主要依靠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软件和移动互联网等行业(我区主要靠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拉动),各城区之间拉动因素各有差异:下城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6.73亿元,同比增长18.7%,占杭州市的21%,我区金融业增加值占杭州市的比重为7.1%,是下城区的三分之一;江干区房地产销售面积增幅106.7%,高于我区7.8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7%,高于我区近15个百分点;西湖区2014年实现信息软件和移动互联网增加值176.19亿元,占杭州市的11.64%,今年一季度西湖区继续在信息软件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拉动下,增加值增幅大幅提升。我区2014年实现信息软件和移动互联网增加值13.73亿元,总量目前还偏小。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虽实现开门红,增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但二季度及全年经济运行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从国内外形势看,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复苏过程中,但复苏力度并不是很大。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从一季度全国GDP增速7%看,经济面临进一步放缓的压力。从我区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有三大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工业经济继续下行。 一季度,我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76亿元,增长2.1%,较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24.33亿元,增幅为0.7%,较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为确保明年G20峰会顺利举行,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今年年底前要关闭生产基地,加上钢铁价格回落明显,该企业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分别回落19.52%和19.59%;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一台燃煤机组关停,导致企业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均下降29.06%。两家企业全年产能下降幅度将会比较大。

二是房地产销售将会有所回落。 一季度在房产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销售面积大幅增长,但由于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基数逐月抬高,预计上半年及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将会明显回落。

三是批发零售业负增长。 一季度,我区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0.58亿元,同比下降4.3%,较去年同期下降11.9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7%,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9.8%。批发零售业是服务业中增加值仅次于金融业的重要行业,该行业的持续负增长对我区增加值造成了较大的拖累。

三、对一下步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1 、高度关注项目建设及房地产行业。 一是密切关注我区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保持房产业的平稳增长,防止大起大落;二是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除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外,要把房地产项目也作为重点来抓,尤其要关注计划开工时间在四季度的项目,确保按时序进度实现开工。

2 、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特色信息经济集聚区。 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加速培育电子商务、物联网、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数字内容等重点产业,着力打造“一核引领、两翼驱动”的信息经济发展新格局,着力做强做大产业,缩小与其他优势城区的差距,提高信息经济在全市的比重。要引导现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开发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营销模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3 、企业引进和培育“两手抓、两手硬”。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不断充实、增加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群。近年来,我区新增“四上”单位(规上工业、资质建筑业、限上贸易业、规上服务业)不多,“四上”单位与全部单位数的比重偏低,小单位培育成长对指标的贡献效应还不够明显。因此,在大力引进新单位的同时,要立足现有企业培育发展壮大,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让更多的企业成长起来,才能有效弥补企业外迁、结构调整等因素造成的缺口,确保我区经济持续增长。

4 、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预警和分析。 各街道、园区和重点产业主管部门要高度关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紧紧抓住辖区单位和企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评估,准确把握趋势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牢牢把握区政府下达的各类经济指标的年度目标,找准进度差距的原因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能够见效的对策措施,做到逐季逐月缩小差距,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