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公布新发现的中共早期珍贵档案

21.07.2016  21:1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完成了1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展览陈列扩容,并于近期首度公布了一批在俄罗斯、美国最新发现的中共早期珍贵历史档案。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介绍说,为推进和深化中共早期历史的研究,以丰硕的研究成果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从2015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档案资料,赴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征集档案资料,联合国内外著名党史专家、学者,对征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编译和出版。

        全球征集中共早期档案的行动,首站为俄罗斯和美国。2015年下半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分别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查找征集档案资料,先后走访了13家相关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拜访了10余位俄方学者、专家,查阅了近百万字的档案资料,发现了一批珍贵档案资料。

        这些档案资料内容主要涉及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共创建的关系,档案资料的类型包括请示、报告、信函、电报、证件、书籍、照片等。

        这些从全球范围内征集到的中共早期资料,已有部分被列入《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之中。修缮扩容的一大会址纪念馆7月1日恢复对公众开放后,人们将在展览中近距离接触这些来之不易的史料,感受百年建党伟业的风云激荡。

        这批新增史料包括:英文和俄文本《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物的第一个决议》;在上海出版、见证共产国际组织和中共早期历史人物秘密联络的《俄文生活报》;张国焘参加远东大会时填写的调查表;中共一大共产国际代表、俄籍情报人员尼克尔斯基的履历表和档案封面以及他亲笔签名的委任状等等。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此次发掘的历史档案中,还有一篇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发表于1921年9月4日的文章。党史专家指出,这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早向国际舆论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从而让中共走向世界的文字。文章发表时间距离中共一大结束只有一个多月。在这篇文章中,马林简要记述了中共一大的会议情况。

        众多“重磅”的党史资料之外,党史专家还在当年在沪以俄文出版的《俄文生活报》中发现了中共建党之初传递秘密情报的蛛丝马迹。在1921年前后的这份报纸上,看似不起眼的广告栏中经常会出现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维经斯基(化名扎尔欣)、尼克尔斯基与李汉俊等中共早期人物互相联络的“暗号”,如“你要的货物已到、请几号来拿”等,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冒着极大的危险传播思想及组建政党,而建党的历程可谓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