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请你去听一场讲座 回望金戈铁马的契丹文化

12.05.2016  07:28

一个民族为什么彻底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连文字都变得晦涩难解?

如果问大多数人对契丹有着什么样的印象,估计很多人脱口而出的第一反应就是金庸笔下《天龙八部》里的萧远山父子,整本书最大,也是直到最后才破的局就和萧远山父子有关。虬髯善骑,还有胸口那个文着的狼头,都给了很多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这种想象空间也正是来源于我们正史上对这个民族以及其文化只剩下只言片语——契丹文化崛起和消亡都很快很猛,甚至流传于骨血之间的文化脉络也由于文字的断代缺失而几近于无。

这周末,南宋官窑博物馆将推出“神秘的契丹”大型展览,同时举行一场名为《内蒙古地区辽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上,来自内蒙古的文物考古专家将向杭州市民介绍关于神秘契丹民族的兴起与衰亡。我们文艺群也将和博物馆合作,征集20位读者,一起去听讲座、看展览,了解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 却没有留下文化的印记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

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

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在此期间,中国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

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时至今日,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称中国为“契丹”。

契丹民族不但创造了强大的军事王国,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辽寺和辽塔就是其文明程度的体现。

然而,如此一个强大的民族,竟如同过眼烟云一般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金朝灭掉契丹之后,下令清除契丹人,不仅族群四散,成了“分子意义上的后裔”,就连理应留下资料的文化遗存也几近于无。

直到1922年,一位比利时传教士在内蒙古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刻在石碑上的奇怪符号,继而在历史中消失了800年的契丹文字才重新拂去灰尘,再度试图向人们展现契丹文化的过往。

一场神秘又美丽的展览 带你穿越千年 回望金戈铁马的契丹文化

这一次对于契丹文化的了解,杭州的观众们可以不止停留于书本或者网络上的只字片语了。从5月13日开始,由内蒙古博物馆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神秘的契丹——辽代文物精华展”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名窑传承馆正式开展,展期三个月。

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107件(套)精选文物,其中仅一级文物便多达61件(套),二、三级文物32件(套),文物种类更涵盖金银器、玉器、陶瓷器、玻璃器等多个门类。

比如公主用的琥珀璎珞,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琥珀饰件。其外串264件,内串69件。璎珞为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项饰,是其信奉佛教并将佛教思想世俗化的代表饰物。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崇尚琥珀。将两者结合起来,说明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场合才用得到的物品。

再比如身长168厘米的银丝网络,此前人们对墓葬中出土的衣物最为熟知的就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金缕玉衣,但辽代的银丝网络也相当有特色——这是一种特制的殓衣,穿套于死者内衣之外,这种风俗与契丹人意识中的祖灵崇拜和灵魂观念相联系,是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的结果。更值得一提的是,织成这件葬衣的银丝直径只有0.05厘米,说明契丹人并不只是“粗放”,做起精细的手工活也很拿手。

如果你对这个展览很感兴趣的话,不妨来听听我们这堂讲座,然后再去看,这样会更看得清楚明白。

讲座时间:5月14日 10:00-11:30

讲座地点:南宋官窑博物馆

主讲人:张亚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报名方式:加入“杭州日报文艺群”,回复“姓名+电话+契丹+人数”,我们会通过短信以及微信回复的方式通知你们的,请注意查收。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磊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