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名初三学霸如何复习中考重难点

01.04.2015  17:53

图解不同环境下鸟类的喙。

图解弹簧受力的几个步骤。

用漫画做注解 不少知识点都编成了小故事

虽然这周末即将迎来清明小长假,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个假期恐怕难以放开了玩耍,因为返校后又将迎来“二模”考试。记者打听了一下,眼下大部分初中学校初三的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正所谓“一轮复习抓基础,二轮复习攻难点”,在经过第一轮复习之后,同学们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中考的重难点,以便在二轮复习时一一攻克。

因此,笔记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第二轮复习的效率,昨天下午,记者在笕桥实验中学的初三班级里,翻看了几个学霸的复习笔记,直接被这些“00后”的思维“秒杀”了,考点周围,除了画线、五角星等标记以外,一位姑娘的本子后面,还画满了漫画……

还原物理情景 方便理解

小桐就是那个画漫画的姑娘,手里抱着《电磁》《化学》和《生物》三大本复习材料,见到记者时还有些腼腆。虽然性格偏内向,但记者请她现场用一个物理知识点“作画”时,她倒很大方,可谓“信手拈来”。

这是一条火线,这是一条零线,这个无名小人站在地面上,一只手不小心碰到了火线……”小桐口中念念有词,而笔下,早已形成一幅“小人触电”的漫画,还顺手在小人旁边标上一个“”字,抬头对记者说:“你看,又一个人被我画死了。”在小桐的漫画里,很多物理现象都变得很有“生气”。

记者了解到,不少初中学校,到了初三,都会进行分科教学,科学分成物理和生化两门课来教。笕桥实验中学的物理科郑老师告诉记者,一般来讲,初中的物理系统性强,但有不少重难点,理解起来比较麻烦。

比如“弹簧的受力分析”就是不少学生头痛的问题,但在小桐的画里,一个小球从6楼掉下来,压到弹簧的过程,被分解成了5个情景,每个情景下,动能势能的转换,速度的变化都标注清晰。最吸引人的是,漫画中的小球和弹簧被拟人化,它们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动。让一个受力的过程像动画片一样播放着。

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理解效果确实好很多。”郑老师接触不少学霸发现,他们理解知识点,确实有自己独到的方法。

图表形式更易记住细碎的知识点

与物理相比较,初中的生物与化学知识点庞杂,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学生在记忆时容易遗漏。

比如,生物中的免疫系统这一章节,就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如果一段一段背的话,十分考验记忆力,而在小桐的笔记本上,她干脆画了一个人像,“口水、眼泪什么的,都有杀菌作用,皮肤也有屏障的作用,还有体内的吞噬细胞有吞噬作用,这些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范畴。”因为是自己亲手画的,因此,在小桐看来,记住了这幅画,也就记住了这一块知识点。

别看小桐画画如此熟练,事实上,她在绘画上可以说是零基础,按照她自己的话说:“进入初中以后,科学课内容庞杂,有些老师就会用图片的形式给我们讲解,我慢慢从模仿画画到自己‘创编故事’,画功也慢慢提升了。”她画一个简单的知识点,用不到半分钟。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燕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