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工程”成为杭州发展的“主题词”

07.08.2015  21:25

  从去年7月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实施“一号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到现在,正好是一整年时间。
  这一年,“一号工程”从一个陌生的名词,已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主题词”。
  8月6日,市“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展示了“一号工程”周年成绩单。
  
   板块一:成绩
  这一年,都做了些什么?
  政策体系加快形成——
  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全市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总体规划(2015-2020)》、“六大中心”的三年行动计划、“人才新政”27条。
  
   工作推进体系加快形成——
  市和区县(市)分别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机制。
  打造“两区三城九镇三谷”等创业创新平台。
  
   项目生成机制加快形成——
  先后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阿里巴巴、比亚迪、富士康、正泰、浙民投、国家“千人计划”联盟、甘中学团队等签订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去年排出了第一批300多个项目,已完成投资额110亿元。今年4月完成了第二批347个项目申报,总投资804亿元。
  
   板块二:定力
  杭州需要“定力
  继续坚持3-5年、5-10年——
  于全国而言,杭州是较早提出发展信息经济的城市之一。信息经济发展存在一种“马太效应”,先发优势往往还会成为排他优势、稳定优势。
  从目前的数据显示,杭州的先发优势已经开始显现。其带给杭州的不仅是全市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的有质效的增长,而且为杭州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其中,“两区”创建无疑是杭州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此外,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全国云计算创新服务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深化、扩容,14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都在为杭州打开发展新通道。
  然而,对于决策者来说,一年的时间还不足以下定论。“不能小富即安、稍进则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表示,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发展起来的。
  “我们推进‘一号工程’的决心和态度,过去不曾动摇,现在没有动摇,将来也不能动摇。”他认为,这需要杭州保持足够的定力,只要坚持3-5年、5-10年,就一定能够走在前列。
  
   板块三:未来
  根据“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下一步杭州“一号工程”将重点关注强化宣传培训、建设信息经济发展平台、提升信息经济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应用建设、发展核心基础产业、扎实推进战略合作项目、关注大数据管理问题、重视招商引资机制调整等八个方面。
  
   信息经济按点、线、面铺开
  从梦想小镇、基金小镇到航空小镇,目前,各种以创业创新为特色的小镇正在杭州各地开花。
  “我市信息经济的星星之火快速蔓延,总的看呈无序扩张态势,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布局,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表示,杭州将认真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努力推动信息经济按点、线、面有序铺开。
  推动点状发展,主要是特色小镇,以9个省级小镇为重点,带动和加快推进一大批市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其中多数要以信息经济为主导产业。
  推动带状发展,主要有两条主线,将信息经济发展热点串珠成链。一条是沿钱塘江自东而西溯江而上;另一条以浙大为起点,沿文一西路至青山湖科技城,密集布置信息经济相关产业链。
  推动块状发展,主要是“两区三城”(滨江区、临江高新区,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钱塘智慧城),这将是未来我市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特别是近期布局的钱塘智慧城,要力争成为引领发展的主阵地。
  
   争取成为5G应用先行区
  早在几年前,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互联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今,这个观点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认可和接受。
  8月6日会上,“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将加快落实市政府与浙江铁塔战略合作,把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推进通讯基础建设。
  同时,杭州将继续推进无线局域网(WIFI)的建设和免费开放,争取用两年时间,基本实现在公共服务场所、公共区域WIFI的广泛覆盖和有效开放。此外,还要争取杭州成为5G应用先行区。
  
   避免 “软重硬轻”倾向
  “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领域。细观之下,杭州信息经济软(件)重硬(件)轻的倾向比较明显。
  对此,张鸿铭在讲话时也专门作出了分析,他认为,就信息智能硬件制造业而言,杭州缺少核心基础先导产业,比如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等体现信息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不仅大幅落后于国外也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相当于我们的脖子始终被人‘卡’着,这是我市信息经济的‘软肋’所在。”为此,杭州将依托士兰微、矽力杰、富士康等企业,采用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共同投入,把这些产业发展起来。
  此外,杭州还将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着重推动比亚迪、万向、长江新能源汽车和其他整车企业发展,扩大我市新能源汽车领先地位,并形成与智慧应用的有机结合。
  
   抢挖大数据 管理的“金矿
  7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发展大数据相关文件。大数据管理也是杭州“一号工程”关注的重点。
  从我市现状看,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础好、电子商务等行业数据积淀深厚、部门信息化推进起步较早,但也存在数据管理力量薄弱、开放共享推进缓慢、跨行业数据归集尚未开展等情况。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和万物互联的加快,大数据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特别是政府数据资源是一座尚未开发的金矿,谁早开放,谁就能抢占先机,谁先开发,谁就能率先受益。”龚正表示,杭州初步考虑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破除部门数据利益分割,从源头上打通大数据产生和互通渠道,推进杭州大数据基础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
  
   杭州信息经济成绩单
  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经济增加值增幅均为同期GDP增幅的两倍以上。今年上半年,信息经济增加值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成为上半年全市GDP高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