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一评:演好剧目 提好建议

05.01.2016  16:17

  全国地方戏优秀中青年演员汇报演出活动已于2015年12月17日拉开帷幕,将进行到2016年1月19日。来自全国的18个剧种、20台剧目陆续在中国评剧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上演。

  本次汇报演出的“一剧一评”活动同期举行,由文化部组织专家队伍依次对2015年12月18日至27日演出的中国评剧院《母亲》、镇江市艺术剧院《完节堂1937》、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燕燕》、山东省吕剧院《回家》等剧目进行点评,同时,现场观众也对演出剧目给予了评价。

  评剧《母亲》呈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母亲为了反抗日寇、送子抗日的故事。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裴福林指出,该剧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讲述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为了民族复兴,一个伟大的母亲付出6个亲人。这种大爱令人敬仰,这种叙事方式和舞台综合呈现,起到了激励人、感染人、启示人的作用,在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这个作品站在前列。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谈到,这戏里没有叙述苦难,展现的是中华儿女坚韧无私、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中国评剧院用北京的故事、北京的方式,在北京的舞台上演绎民族精神,令人敬佩!

  同是抗战题材的扬剧《完节堂1937》则选取完节堂里以杨淑贤为首的一群节妇在战争年代的遭遇,侧面反映抗战历史。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提到,《完节堂1937》编剧立意好,题材独特,故事背景与完节堂里传统女性的生活相结合,主题宏伟,这些女性的悲剧,实际就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馗指出,这部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封闭的空间、一个封闭的人群。在1937年抗战背景下,人们关心的不再是个人命运,而是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题材让人感动。它提供了一个新视野,这正是这出戏的独特之处,很有震撼力。有观众表示:“这出戏地域特色浓郁,舞台布景是典型的江南院落,演员着装也是一派江南风,赏心悦目。

  川剧《燕燕》作为川剧的经典剧目被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艺术沉淀。北京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刘玉玲在评论会上谈到,川剧给后代留下丰富的遗产,《燕燕》不愧是川剧的看家戏,该剧舞台呈现光彩,演员形象、扮相、声音以及对气息的控制等都在为人物感情服务,有激情、有技巧,戏雅俗共赏,有教育意义。《中国戏剧》原副主编安志强提出,燕燕的命运是该剧很重要的环节,她的悲剧在于当时的环境,但她守住了人的尊严。戏曲是整体的艺术,希望演员传承下来的是表演和艺术的精髓,同时剧本也要不断完善。广大戏剧爱好者纷纷表示:“故事感人至深、演员表演细腻传情、川剧唱腔优美,领略到了川剧的独特魅力。

  吕剧《回家》是根据2012年度感动中国的山东籍旅台老兵高秉涵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谈到,这是一出写台湾老兵的戏,是一出与时俱进、符合两岸文化情感交融的好戏,看这出戏能深深地感受到千百年中华民族传统的血缘、乡缘和情缘割舍不断。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秀云说,《回家》以情为主,把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地展现给观众。舞台整体特别大气,每个角色都把戏做得非常到位。有观众表示:“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息激动的心情,难以忘记编剧的饱满深情、导演的深度开掘、演员的细腻表演。

  当谈到对于剧目修改的问题时,专家们提出的意见比较中肯:剧本细节要仔细考量,这样才能在细节处打动人心;剧情编排要合理,重要的情节是推动人物性格发展的重要基础;舞美、音乐设计还要加强,使之更加符合整个剧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