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古琴大师成公亮去世

10.07.2015  09:18

成公亮生前喜爱放风筝

7月8日17点39分,一代古琴大师、国家级非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成公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南京逝世,享年75岁。

得知恩师去世的消息,曾拜成公亮门下学琴的南京作家鲁羊,当晚发了一篇悲伤的哀悼文:“老师日常,往往示人以平淡豁达,其沉郁凄凉极端敏感处,都化入琴声了吧?无怪乎有人用了‘摧心折骨’的评语,来说他的《忆故人》。

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的成公亮是中国古琴泰斗级人物,先后师承梅庵派大师刘景韶和广陵派大师张子谦。成公亮的弹奏技艺之高超,德国《法兰克福评论》的评价是:“像是从大自然中窃听来的音响和动静”;日本当代哲人加滕周一则认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极致”。而在徒弟鲁羊眼里,“成公亮演奏古琴,独具风格,当代唯此一人”。

少年调皮 花两毛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自古以来,琴的地位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哪怕到了现在,我们常说琴棋书画皆通,也是把琴放在第一位的。要说成公亮的江湖地位,用他的弟子郭平的总结,就是“不仅打成了《文王操》《遁世操》《忘忧》《凤翔千仞》《孤竹君》等千古名曲;花费巨大心力创作了长达70分钟包括八首曲子的古琴套曲《袍修罗兰》;还将阿炳的二胡曲《听松》改编成琴曲。

必须重点介绍一下《文王操》,这原是春秋年间孔子向乐师师襄学琴的曲目,后来失传了。1989年11月,山东电视台《孔子》摄制组音乐部找到成公亮,希望他能打谱恢复这首千古名曲。成公亮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全曲八段的打谱稿,恢复了这首少见的古老而博大的儒家音乐。“他毕生打谱的乐曲不多,但如果你听过成公亮打谱的曲子,就会有一种‘永垂不灭’的感觉,他让很多失传的古曲复活了。”鲁羊说。

这么一位大师,谁能想到,他学琴居然是两毛钱私刻印章定下来的。

成公亮出生在一个商户人家,当地也算比较有钱。小时候,他只是学二胡。1956年,成公亮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有一天他觉着古琴比二胡好听,忽然想改学古琴。改专业是要家长同意的,少年时期的成公亮是个“鬼灵精”,他花两毛钱刻了一个父亲的图章,盖在申请报告上。就这样,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晚来随性

会一边切菜一边指点

也许是自己少年学琴太像一个故事,成公亮晚年收徒时,也成了古琴界的故事——拜他为师,十分难,可有时候又十分简单。

鲁羊一直觉得能跟着成公亮学琴,“三生有幸”。“我是1989年夏末遇见他的,快30年了,那时候他不收学生,几乎拒绝了所有拜师的人。想要拜他为师,非常困难。”鲁羊回忆,“我之所以有这个荣幸,是用了点技巧,可以说是一点点挤进去,挤进了墙门。

很多个下午,鲁羊在家里看书,看着看着,会突然想听琴。他便走到南艺,去成公亮家中找他。他说:“成老师,我想听琴。”成公亮就问:“想听什么呢?”鲁羊答:“今天我想听《渔樵》。”于是,成公亮就坐下来,顺兴弹一首《渔樵问答》。拜访得多了,鲁羊趁成公亮忙别的事时,也会弹他的琴。“有时我弹错了,成老师正在厨房切菜,笃笃笃笃……我在旁边弹,他会突然停下来,指着我说,音不准,错了!然后就这样一次一次接受指点,终于成了他的学生。

他至今记得1990年冬天的那个下午,和成公亮一起散步,走到一个路口,鲁羊忍不住开口拜师,没想到成公亮只回了一句,“好,弹吧,弹吧,别太当回事。

正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让鲁羊觉得“当时那句话,可能影响我一生的诸多方面,不止于琴。”鲁羊说,“他的琴风独一无二,是不可复制的,这与他本人的性情有关,有非常深刻的关联。即使你是他学生,学他20年、30年,你也成就不了这样一个风格。所以后来,对于琴,一旦有人‘太当回事’,太排场,太多说辞,我就难免厌弃。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