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软服务+硬支持”来料加工筑起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龙泉市紧紧围绕“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新模式,打出优化产业结构、发掘文化内涵、完善扶持政策、推进平台服务、强化协会组织的系列“组合拳”,以“软服务+硬支持”推动来料加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实现“规模化、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达2.62亿元,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319人、加工人员27963人,加工产品涉及家居产品、服饰珠饰、手工绣品、无纺布袋等几大类。
一是异彩纷呈,创新设计“唱主角”。 聚焦“文创”的主旋律,引导更多的青瓷饰品艺人立足创新设计,在融合与互动中汲取新的发展动力。举办青瓷饰品新产品创作展,100多件作品在市文化馆一楼集中展出,独特的创意加上新颖的元素,让参观者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同时市妇联联合市文旅委、市青瓷宝剑产业局举办“居家智造+旅游”精品设计大赛,向全市手工艺品创作爱好者发出了参赛邀请函,希望挖掘出更多独具龙泉元素,生态环保、创意新颖的加工产品,助力全域旅游发展。目前已经收到200多件加工产品,涉及环保手袋、青瓷饰品、礼品包装盒等多种类,覆盖面广、实用性高、创新性强,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二是精准帮扶,逐层推进“固根基”。 在建立丽水市第一个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建成基地二期,一期、二期共引入5家领头企业成功入驻。截至目前,发放加工费达1000多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加工产品涉及服装、手套、饰品袋等几大类。同时,在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一楼设立家居布艺服饰来料加工展示中心。积极融入富民壮村强乡镇工程,建成市、乡、村三级来料加工场所21个,带动了70多个村500多人就业增收,为21个村实现物业经济45万元。市妇联通过上门指导、交流座谈等形式,鼓励优秀经纪人参与企业管理,利用自身联系加工户的优势,推行“企业+车间+加工户”的灵活就业模式。帮助来料加工企业龙泉市盛开家访有限公司扩大生产,在库区移民乡村、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设“加工车间”,解决企业当地用工难,该公司已在查田镇下圩村、道太乡李村村、安仁镇安福村设有加工点,吸收了加工点所在地100多名妇女就业,有效的推动了周边乡村来料加工的发展。
三是牵线搭桥,调整政策“解难题”。 “这下,接单不犹豫了,工人们做起事来也畅快。”在市、乡两级妇联的积极对接下,从事孕妇装生产的余美珺来料加工点成功入驻市来料加工企业孵化基地二期,化解了加工场地狭窄的难题,加工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平车增加至47台,带动从业人员55人,订单攀升至15000单,同时在乡下设立加工点2个。最新出台的来料加工扶持政策,明确提出对场所设计特点鲜明、功能完善、制度上墙、管理规范、环境整洁、氛围浓厚的“标准化基地”给予补助,力促来料加工迈向基地化的提档升级。在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争取到市委出台《关于印发龙泉市来料加工业发展扶持政策》(2016—2018年)的通知,为来料加工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新政策首次明确对实现网上销售的来料加工企业给予不同档次的补助,同时对特色加工、新品设计、扩大生产、展销推广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予以支持,全力打通设计、生产、销售多个环节的“阵痛关节”,让来料加工成为妇女群众愿意做、做得大的家门口民生工程。(龙泉市妇联 李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