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工匠看浙里︱他们将支撑起“中国制造2025”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
真是振聋发聩。
中国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千年以来,中国工匠的精湛手艺令全世界都为之倾倒。
然而,我国制造业高级工的技工人数非常缺乏,7000万产业工人中,仅有三分之一是技工,其中初级工占到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仅占到5%,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工业强国的瓶颈。
专注、严谨与一丝不苟,专业、敬业与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俨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身上最为稀缺的特质之一。
国家已经树立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在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不少技艺超群的“当代鲁班”为国人所熟识。但要在10年后实现这一愿景,仅仅依靠现有老一辈工匠是完全不现实的。
年轻一代,必须克服浮躁与见异思迁的心理,停止怨天尤人,开始脚踏实地,拒绝“差不多主义”,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付出100%的努力,同时,树立绝对的职业自豪感与自信心,持续激发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潜力。
在浙江这片具有肥沃的工匠土壤的地方,各行各业就有着不少“青春工匠”。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其中的三位——汽车喷漆工杨金龙、码头集装箱桥吊工竺士杰、钢筋工贺刚,就以他们的生活实践,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精髓。
诚如省委书记夏宝龙在5月3日浙江省“齐心服务G20,青春奉献十三五”主题团日活动上所说的:青春是一部动听的乐章,要奏出创新的音符,用创新创业的成功实践为青春圆梦、为祖国增光、为时代添彩。
兴趣使杨金龙成为喷漆技能世界冠军
90后小伙要以“工匠精神”培育英才
杨金龙在比赛当中
能够成为汽车喷漆领域的世界级顶尖高手,对于杨金龙来说是他人生中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90后”的杨金龙1994年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辛街乡盛家村一个农民家庭,家中有一个弟弟,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
初中毕业后,15岁的他进入杭州技师学院云南教学点保山市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汽车维修。一年后,为了能学到更多的技术,品学兼优的杨金龙又转入杭州技师学院本部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学习汽车喷漆与整形专业。在这里,他真正见识到了顶尖的汽车喷漆技术。
“这是一个又脏又累还苦的专业。”那时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劝他不要选这个专业,杨金龙却想:“如果我会喷漆和颜色调配,那么以后我自己的车,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喷什么颜色,这样多方便啊。”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金龙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专业的学习中。他跟老师认真学习每一个技术操作,仔细琢磨每一种材料和染料,用心掌握每一件电动工具。
在很多同学和老师眼里,胖胖的杨金龙不爱说话,但学习特别刻苦,对专业技术的痴迷,甚至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他的眼睛里仿佛总有很多疑问,脑子里仿佛总有很多思虑。“有时候想一个钣金或者喷漆的问题,就能在寝室一个人想一天”。
2011年,在学校举行的学生技能运动会上,杨金龙一举夺魁。同年7月,他又因为成绩优秀,被绍兴一家奥迪4S店挑中实习,主要工作就是汽车喷漆。“学到了一些小技巧,也学到了一些实际操作的经验。”杨金龙说,在店里工作期间,能学到很多实际的技术,再把这些与学校相关理论结合起来,他的整体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2012年7月,杨金龙刚毕业,就被昆明一家汽车油漆供应商看中,回到老家,获得了一份薪酬不错的工作。但是当他听说学校有意在往届优秀毕业生中邀请一部分回校任教的消息,果断地放弃了高薪工作,回到杭州技师学院,当了老师。
一份稳定的工作并没有阻止杨金龙继续磨练自己的脚步。他在2012年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汽车涂装项目大赛,在浙江省赛区夺得一等奖。
2014年2月,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落户杭州技师学院,杨金龙的师傅梁思龙问他,有没有参加的意向时,杨金龙二话没说就报了名,最后在全国选拔赛获得亚军,得到进军世界的机会。
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5年8月11日至16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此次比赛,我国选手获得4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和多项优胜奖,创造了我国参加此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其中,杨金龙就不负众望的摘得了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
拿到金牌,载誉归来。年仅21岁的杨金龙被授予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并成为浙江省首位特级技师。
“我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喜欢教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职业的杨金龙打算把自己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心得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
“冠军只是我人生的一个起点,我要把工匠精神落实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杨金龙说,荣誉将激励他在技能成才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坚持创新让竺士杰革新了桥吊技术
80后的他看到了青春和坚持的力量
竺士杰凭借毫不放弃的创新精神成为了“桥吊状元”
1998年,从宁波港技工学校毕业后,竺士杰来到宁波港集团成了一名实习司机。同期在这里工作的有60多名同学,他被分配到龙门吊班。龙门吊是港口的第二大器械,个头仅次于桥吊。
龙门吊的驾驶室距离地面20多米高。第一次爬上去的情景,竺士杰至今还记忆犹新:“所有的直梯和横梯都是开放式的,一低头就能看到地面。当我第一次爬到20多米高往下看时,双腿都发软,只能扶着扶手一步步往前挪,等挪到驾驶室,自己已是汗流浃背。”
好在当时的竺士杰年纪轻,胆子又大,好强不服输,没用多久就适应了高空作业。龙门吊是司机在高空中“穿针引线”,因为集装箱上的锁孔只有手机大小。苦练了3个月后,他终于能够自如地操控机器,时间比一般人快了一倍。
年轻的心渴望挑战,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快就来了。1999年6月,宁波港提倡一岗多能,鼓励年轻人多学一门技能,竺士杰第一个去报了名。
本来,他们这批龙门吊学徒马上就可以荣升“师傅”了。如果去桥吊班学习,要从头开始,不仅收入减少,最后不一定能留下。龙门吊操作相对简单,劳动强度也较低,师傅和同事都劝竺士杰慎重考虑。
可竺士杰却并不甘心如此。他想去挑战驾驭桥吊那个更大的“家伙”。同是起吊集装箱的起重机,桥吊的驾驶室距离地面42米,比龙门吊高一倍多,且要从漂浮在海面上的船舶中起吊晃动着的集装箱,操作难度大大增加。
一次,竺士杰被安排在当时较先进的德国桥吊操作,但他之前学的都是阿根廷桥吊,对新机械情况不熟。那天,调度安排给吊装180个集装箱,以师傅的速度一般6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他1个小时只吊了20个箱子。
从那以后,竺士杰在桥吊班多了一个外号:“姜太公”。由于操作速度慢,拖累了整个进度,码头上的理货员、集卡司机、龙门吊司机意见很大,说他是“姜太公钓鱼”,意思是桥吊师傅能力差。
之后,竺士杰在作业过程中不断请教、学习,终于顺利地摘掉了“姜太公”的帽子,名字还出现在桥吊班劳动竞赛的“龙虎榜”上。
随着熟练程度不断提高,竺士杰开始思考,操作法还能不能改进,如何让桥吊更稳、更准、更快?
要改进操作法必须先搞懂桥吊的运行原理。在单位,他向老师傅虚心请教;回到家,他就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休息天,他到新华书店抱回一大堆力学方面的书自己研究琢磨;有问题,他还专程跑回母校向老师请教。
2002年9月的一天,竺士杰下班后躺在床上,正握着手机上面的绳子发呆,突然发现手机像钟摆一样在眼前晃动,一下子让我联想到了集装箱的运行轨迹。原来若隐若现的操作法变得异常清晰了:运用钟摆理论,通过控制桥吊驾驶室平台的加减速,是可以稳定被吊物体的
那一刻,竺士杰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然而,这只是成功的起点,创新还需要下苦功夫。刚开始,新方法对档位控制要求很高,为了使档位不随意产生滑动,他把手移到了档位下部,用虎口牢牢卡着进行精确操作,只有两三天,手上就磨出了好几个血泡。
这段时间,竺士杰又成了一名“新手”,装卸效率叭叭叭往下降,他的名字在龙虎榜上不见了,效益工资每月也减少了五六百元。
然而竺士杰并没有灰心。他边实践,边改进,到了2003年夏天,新的操作法终于成熟了。
2005年,竺士杰被集团统一安排到了港吉公司工作。第二年,宁波举办技术比武,他和徒弟用新操作方法,两人包揽了宁波市大比武的前两名。新操作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机器的故障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每卸一条船可以节约4万多元开支,新操作方法也被公司命名为《竺士杰操作法》。
转眼间,竺士杰从事电动装卸机械驾驶工作已经18年了。他已经从一线桥吊师傅转型成为管理100多名工人的桥吊大班副班长,主要负责将新的桥吊操作法传授给其他工人,帮助大家提高操作水平。
有时在高高的桥吊上俯瞰宁波港,竺士杰觉得自己的心中会生出一种自豪感。面对越来越多的年轻脸庞,他觉得自己又看到了青春和坚持的力量。
原散打亚军练就“钢筋绣花”的绝活
他通过自己的踏实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凭着扎钢筋的“绝活”,贺刚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2007劳动榜样”杭州赛区决选比赛上,曾经有这样一幕让人记忆深刻的“钢筋引线”表演:
一根2米长的钢筋上,用铁丝密密麻麻扎了40个孔,每个孔直径3—5毫米,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的钢筋工贺刚手垂红线,细线如同长了眼一样,轻轻松松从针眼般的小孔中穿过,不差分毫。业内人士不禁惊叹,真是绝了!要知道每个孔哪怕左右偏差2毫米,红线也会被阻断。贺刚用精湛的技术将普通的劳动升华成了艺术般的享受,展现了一线建筑工人的风范。
“我是钢筋工出身,没什么大本事,只希望能参与建设更多高楼大厦,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楼房,”“身怀绝技”的贺刚说得却很实在。
钢筋就像人的骨骼,撑起整栋高楼。”每当和儿子一起走在街上,贺刚总会给儿子看他曾参与施工的一栋栋高楼。从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工,到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副经理,贺刚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贺刚今年35岁,高中文化程度。1995年,他从四川省华蓥市双河镇老家来到温州,成为一名钢筋工,一干就是21年。
20岁那年,刚走出校门的贺刚,憧憬着能成为一名保镖,以圆自己从小习武的梦想,但姐夫的一封电报改变了这位昔日四川散打亚军的选择。“姐夫说现在工地很缺人,喊我出去打工。”贺刚之后来到温州,在建筑工地上做钢筋工。
人少活多,下班后的贺刚来不及回宿舍换套衣服,穿着满身油污的工作服去买菜。“每次走在路上,都不敢和人家靠近。”贺刚说当时一心想换工作。
1997年,母亲希望他能寄几张照片回来,好给他相亲。“拍照前,我还认真地打扮了一番,可手上的油污却怎么也洗不掉。”由于平时一直扎钢筋,贺刚的手上沾满油污铁锈,拍照时连双手也不敢露。
后来,贺刚接到朋友电话,请他去东北一家水泥电杆厂负责技术管理。可半年后,他悄悄地又回到了温州。姐夫问他原因,贺刚说,那活虽轻松,但感觉没啥前途。
之后,贺刚陆续换了好几份工作,但都干不久。把一切看在眼里的姐夫趁机劝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吃苦,钢筋工也能干得很出色。”姐夫的话提醒了贺刚。听师傅说过古代建筑祖师鲁班的故事,贺刚决心要在钢筋工这行成才。
又回到工地的贺刚开始仔细钻研业务。“看到别人懂图纸,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家工作,就特别佩服。”他暗暗下定决心,仔细研究图纸。
一个好的钢筋工,一要会算,二要会干。会算是做到用料最少,强度最大;会干要求抻筋准确,做工精细,还得保证速度。贺刚为把钢筋活干好,平时严格按规范规程要求搞好计算、下料和绑扎等各道工序,从不马虎凑合,违规操作。每道工序都做到符合质量要求,直到自己满意才歇手。
贺刚从实践中觉得,干好活除了掌握实际操作技术等以外,还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于是他经常跑书店购买和钢筋工有关的专业书籍。平时休息时,别人在打牌、睡觉,贺刚就坐公交车到书店找专业书籍看。哪怕一丁点空闲,都成了他看书、学习的时间。在工地上,他发现别人绑扎钢筋的效率高、技术好时,就悄悄向老师傅取经。
贺刚有个习惯,工余时间经常到兄弟单位工地学习观摩,请教同行,认真听仔细看,有时还要摸一摸、量一量,问问诀窍把它记下来,然后再对照自己找差距看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同事们眼中,贺刚更具有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他满腔热情、乐于助人,经常帮助一些家庭困难或突遇难事的工友。贺刚为家乡人民建设公路,出钱又出力,起到很大的带头作用。他还曾多次自掏腰包为突发疾病的工人看病;他不畏强暴、疾恶如仇,曾在公共汽车上勇擒作案小偷,协助警方捉拿抢劫犯。他是外来建筑工人当之无愧的表率。
功夫不负有心人,贺刚练就了“在钢筋上绣花”的绝活,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状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08年他还入选年度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据悉,温州市第一位入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当年贺刚还被选为温州市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我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实现的。”贺刚说,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我们干的工作很普通,都是小事情,但尽心尽力把小事干好,照样能挺直自己的腰杆,同样能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
现在,贺刚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工人,让他们同样用劳动来实现梦想。
(本文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吴红梅)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