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测工程车盲区 最快3秒就会被卷入

28.08.2015  12:05

 

 

龚子皓/制图

 

 

 

工程车右转,当电动车和行人出现在反光镜内,电动车和行人距离工程车只有0.7米,以工程车的正常车速,电动车和行人十有八九要被卷入车轮下。

 

 

 

行人位于工程车车头大灯正前方约30厘米,司机透过前挡风玻璃查看,看不到行人。但通过驾驶座右侧上方的圆形反光镜可看到位于车前方的行人,目视效果费力。

工程车事故接二连三。这种大车因为驾驶室高,司机盲区很大。有经验的驾驶员说,最简单的鉴别方式是——你从后方接近时,如果能看到前方大车两侧的后视镜,那么大车的驾驶员也能看到你。如果小于这个距离,那就是处于盲区之中。

这块盲区的直线距离,有多远呢?昨天,钱报记者约上工程车司机小白,用他的工程车,在杭州三堡附近的停车场内进行实地模拟测试。

车头右侧2米之内

司机看不到你

小白师傅的陕汽自卸工程车是如今杭城路面上最常见的型号之一,车长约9米,车头宽约2.5米,车高3.7米。

钱报记者首先测试的,便是车门右侧盲区的最大值。也就是说,最远离多远,在车内的驾驶员才能看到右侧的行人。

第一次,电动车位于与工程车头平行于置,逐渐平移。在此处,车内司机必须要通过右侧车窗进行观测。测试结果是,在离车头距离2.1米的位置上,在驾驶座上,就已经完全看不到骑电动车者的身影。

第二次测试,电动车的位置后移,平行与车头与货斗的连接处。在此处,车内司机依旧无法通过倒车镜看到电动车,仍然需要通过车窗直接观测。逐步靠近大车,在2米距离以内的位置,司机看不到电动车。

而当电动车再次后移,钱报记者发现,在第二次测试位置靠后的位置上,无论距离大车是否在2米之内,司机都能通过倒车镜观察到电动车。

测试结论:在车头右侧,有一个长度为2米左右的长方形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便是司机员的视觉盲区。

换句话说,理论上如果你与工程车车头平行前进,那么,至少得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这样,工程车内的驾驶员才能知道你的存在。

右侧车身小心内轮差

空载工程车的惯性依旧致命

在右侧车头,配备了三块镜子。除了倒车镜,其中一块是安置在右侧车门上方的,这块镜子,能让司机看到最危险的死亡地带——紧靠右侧车门位置的动静。

车头右侧50厘米外,2米之内,依旧是一个极度危险的视觉盲区。

那么这是否意味,只要离车头远一点,靠近车身,反而比较安全呢?

“这更加危险!”这一次,小白师傅亲自上阵,为记者进行测试。

记者将电动车平行于车身第一排轮胎,距离车身2米。这是第二次测试稍微后移的位置,也是倒车镜中已经能够看到电动车的位置。

小白师傅以低速演示了一个实景:如果处在这个位置,车辆又刚好进行右转,会是怎样?

随着车辆右转,内轮差盲区开始出现,驾驶座内的记者发现,电动车立即就进入了内轮差盲区之内。很快,右转的车辆仅仅只将右转动作进行了1/3米,车身的油箱位置已经离电动车只有十多厘米了。

记者再次进行测试,发现在这个位置,必须距离车身3.5米以外,才能避开车身转弯的撞击。

“这还是小转弯,如果是大转弯的话,内轮差盲区会更大。”小白师傅说,通常这样的工程车,为了保证转弯时不倾斜,时速会在30公里,如果转弯开始时,电动车进入内轮差盲区内,大约3到5秒,就被卷入工程车内。

如果司机第一时间急刹呢?依旧十分致命,因为像这样的工程车,即便是空载,在时速30公里运作下,一脚急刹下来,因为重量带来的惯性,依旧会前行7到8米的距离。而对于处在内轮差范围内的电动车来说,“这和没刹车基本没有区别。”

测试结论:如果处于和工程车车身平行的位置(前轮与后轮之间),工程车又开始右转之时。那么,理论上最少要保持3.5米以上的距离。

从车前头经过

1米之内司机几乎看不到你

“相比之下,车头前面反而更加安全些。但也就是相比之下,毕竟车在前进,非要从车头前面骑过去,也太考验运气了。”下了车,小白师傅指了指车头右侧的一个镜子,如此说道。

事实上,这块特意设置的镜子,也正说明了车辆前头,同样有着盲区存在。

记者继续进行测试,电动车移至车辆前方时,在距离车头1米的范围内,司机是无法通过前挡风玻璃,看到相对高度要低上1米多的电动车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因为参与测试的几名记者身高都在180厘米以上,相对来说更容易看到车前低位的情况之下。

车头右侧的镜子,正好弥补了这一情况。但并非这就完全安全了。钱报记者注意到,从驾驶座观察这面镜子,视线必须要透过的挡风玻璃位置,正好在雨刮器工作范围之外。

这就意味着,会非常容易因为尘土较厚,而导致观察不清的情况出现。工程车的工作中,最不缺的,往往也就是尘土。

这种情况,在采光较弱的傍晚和夜间,更加明显。

测试结论:如果要从工程车前方经过,理论上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否则司机还是有可能看不到你。

(注:以上实测,空载工程车低速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