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触电"搭转型"快车" 电子商务成新经济"代表作"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5.08.2015  11:26

  电子商务正日益成为关注热点。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万亿元,同比增长59.4%。同时,快递业也连续4年保持50%以上的爆发式增长,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专家指出,电子商务的爆发不仅是“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更显示出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与强大的生命力。未来,随着物流、信息沟通等短板的逐一补齐,电子商务无疑将为新业态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多项指标逆势井喷
  如果说“电子商务”在10年前还只是个概念,那么如今它已无处不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企业自建的纯自营电商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额为8.72万亿元,同比增长65.9%;为他人提供商品或服务交易的纯第三方平台实现的交易额为7.01万亿元,同比增长53.8%;既有第三方又有自营的混营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额同比增速也达到41.1%。
  对于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电子商务仍逆势井喷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副主任孙庆国认为,有三大因素不容忽视:首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主动尝试利用互联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和费用,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其次,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最后,消费者利用网络的程度也日益增高。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井喷说明中国经济拥有非常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打破了时空界限,供求双方可以更好地对接,因此电商也吸纳了很多本属于传统批发零售市场的份额,使得这些领域面临着较大挑战。总而言之可谓‘一喜一忧’。”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
  强力催生新兴业态
  那么,电子商务是否等同于将传统商业“挤上了线”呢?现实并非完全如此。专家表示,电商平台不仅是消费场所的改变,还能带动潜在消费,催生新投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同时,它还加速了产业间的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了新业态。
  “尽管从市场结构上来看,目前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源于传统商业业态,但更重要的是电商的红红火火亦为传统实体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即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才是明智之举。”赵萍表示。
  赵萍进一步分析,搭乘“互联网+”快车并不是说把原来线下的东西简单地搬到线上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创造出能够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从而实现对新业态的塑造。
  另一项统计则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85.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万户。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注册增长70.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8.5%,,教育增长1.2倍。分析人士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简政放权及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物流短板急需完善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短板,如物流过于分散、仓储有待加强、商家信用体系仍需完善等。
  据了解,以生鲜电商最为需要的冷链物流为例,我国现存的冷链物流构建多呈现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特点,往往使得冷链标准无法连贯执行,导致全过程冷链温度的记录无法发挥作用,特别是冷链的交接过程比较复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搭乘“互联网+”快车的能力。
  值得高兴的是,相关部门在推进改革时并未忘记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谈及在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包与“互联网+”的关系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透露,未来将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同时建设智能化的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输的流程,提高物流仓储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最终降低物流成本。
  “电商等新业态在快速发展中,肯定会与已有体制机制产生冲突,这就需要加快改革,努力为培育创新驱动增长营造条件。不过也要注意,改革举措不能只针对‘互联网+’本身,而要注重与原有实体经济的结合,最终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既让愿意‘上车’的企业搭上车,又要让上了车的企业合规经营。”赵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