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

26.10.2015  19:12

浙江大学着眼于“时代高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育模式创新、文化熏陶、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等多视角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构建全链条、立体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是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开设《创业教育》《创业与创新基础》《技术创新创业》等课程30余门,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辅修专业。二是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学校设立亚洲首个创业教育博士点,相继培养了10多位创业教育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三是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举办“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友创业大赛、“新尚杯”全国高校大学生创业邀请赛等多个竞赛活动,其中“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累计共有1200余支团队、8200名同学参与,培育了“快的打车”、个推、米趣科技、友谦网络科技等资产规模过亿的优秀创业团队;近日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智能视力辅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设备”项目获团队冠军。

营造鲜明的、引导性的创新创业文化。一是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激发创业梦想。成立30多个创新创业社团,全年共举办400余场“创业者导航”、“创业点子秀”、“创业沙龙”等活动,组建《创业浙大》编辑部,传播创业知识。二是以创业导师计划为载体,培育企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家创业论坛、创业总裁说、企业家结对等方式,实施“大学生创业导师计划”,邀请200余位知名企业家、投资人、行业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累计培养学生1000余名。三是以校友资源为载体,凝聚创业力量。通过举办校友创业大赛为创业校友和创投界校友搭建合作桥梁,组织创投、创业活动上百场,联系创业校友300余人,发起资本对接活动15场,达成投资意向上亿元。

搭建多元化、支撑性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一是建立师生高科技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成立义乌创业育成中心、浙江大学科技创业实验园等创业基地,围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接。二是创建紫金创业元空间。争取社会投资1000余万元,在紫金港校区开辟800余方创建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首批30余个创业团队已入驻,10月23日,袁贵仁部长莅临考察指导。三是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孵化育成平台。联合杭州市余杭区,启动浙江大学良渚育成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争取到1000万元的创业孵化基金和10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阵地,打造大学生创业小镇,成为小微企业孵化器。四是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平台。设立各类创业孵化基金、“新东方”创业奖学金等300余万元,举办“资本相亲会”等活动,协助优质创业项目与资本对接,在校生创业团队获得2.3亿元风险投资。

强化基础性、带动性的创新创业制度保障。一是强化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链条、立体式的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二是为师生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发布《关于全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激励教师从事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鼓励和支持本科生、研究生自主创业;出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停学创业的暂行规定》,帮助大学处理好创业与就业、学业之间的关系。三是整合政产学创业教育资源。通过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合作,构筑创业教育的“发展外围”,为创业实践团队提供税收、场地等扶持,与浙江大学科技园、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北部软件园、汇林科技园等多家创业园区合作共建创业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