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小时,市民最爱上的艺术课
两个月没跳舞,在上海浦东软件园上班的年轻白领彭荣觉得自己最近都胖了,好在3月24日,令她和小伙伴们怀念已久的“文化一小时”终于强势回归。与去年稍显不同的是,这次她由拉丁舞改学了爵士舞。“去年首次尝试‘文化一小时’,发现拉丁舞难度大,好些人跟不上,我们跟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沟通后,将今年的学习课程改成了爵士。”彭荣解释说,“我们平时一坐就是一天,单位有免费健身房,总觉得没有集体氛围。这次的爵士老师人年轻,跟我们有共同语言,上课也有耐心。”据了解,第一堂课上,本来晚上6点到7点的课程,在大家的争取下延长后才结束。
每天或每周拿出专门的一小时接受文化熏陶或艺术培训,日积月累将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自2013年陆续在机关、企业开展的“文化一小时”项目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3年来,该项目吸引超过5万机关职工主动参与,通过健康有益的文化交流,人们既放松了身心、串联起一个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圈,也引起越来越多非文化领域从业者对文化建设的关注。2015年,“文化一小时”从机关向大型企业、园区推广,张江软件园、中国商飞公司、永达大厦内的白领得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听一首莫扎特的小夜曲或拿起毛笔感受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是文化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浦东在实施艺术均等化过程中,对社区的文化供应比较多,开发区、机关单位较少,‘文化一小时’主要作用就是用一小时实现对重点人群的重点覆盖。”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表示。
机关职工中午时间最为固定,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大家的不同需求开设国画、瑜伽、太极等课程。在文化服务供给上,对于不好把握的企业员工时间,该中心灵活安排,根据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有的在中午上课,有的则放在晚上下班后的一小时。
在永达大厦,最受白领青睐的便是中饭后的“午间音乐会”。携两三好友走出办公室,在大堂听一首令人陶醉的爵士乐已成为不少人的最爱。“我们大厦有50多家入驻企业,员工超过1600人,在与客户交流时,我们发现企业内是有文化需求的,便萌生了将乐团请进大厦的想法。”永达大厦办公室负责人杨飞表示,将高雅艺术引入楼宇,就是希望通过给予员工艺术享受来帮他们放松心情。然而,杨飞与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对接后才知道,之前从未有在楼宇大堂内举行音乐会的先例,历经半年沟通协调后,2015年5月,楼宇内首场音乐会正式奏响。杨飞欣喜地发现,3个月里,有近5000人参与音乐会活动,周边楼宇的居民和白领也跑来分享。鉴于去年的良好反响,从今年4月12日起,永达大厦向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定制的瑜伽、电影赏析讲座、摄影技巧培训三门课程将陆续推出。“趁着去年的热乎劲儿,我们打算把这一合作长期延续下去,作为打造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杨飞透露。
“我们今年还有开发‘早间文化一小时’的打算,在固定团队9点进指导中心排练前,为爱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提供培训场地和老师。”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培训部主任李剑透露。2016年是“文化一小时”开设的第四年,不少大企业纷纷向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开出“私人定制”的文化菜单,有的甚至提出多达20门的艺术课程需求。对此,该中心也总结出一套能满足各方需求、经验可供复制的做法。对政府机关,利用学员所在单位的空间开设部分课程;对开发区和大型企业,该中心和企业所在的文化团队对接,通过一对一辅导实现“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由“政府公转”变成“企业自转”;未来社区群众也能从中受益,该中心正计划把老师的授课内容拍成视频,做成面向市民的共享式培训教材。
“公共文化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最根本的体现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浦东新区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提供‘私人定制’的公共文化服务,解决了‘配送’与‘需求’的矛盾,以及‘政府买单’买什么、送什么的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的重要改革与创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冯守仁评价。其实,“文化一小时”也只是浦东全民艺术普及的冰山一角。2015年3月,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与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共同发起“浦东全民艺术普及工程”,面向浦东市民开办公共艺术培训班。不同于常见的社会培训班,浦东公共艺术培训课程按照学科化进行课程设置,制定完备的教学大纲,并通过与相关院校、协会、社会机构合作,引入优质师资,免费文化培训课程变得既有趣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