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戏剧因城市而美好

26.06.2017  16:39

  文艺、清新、时尚,已经成为杭州这座城市愈发鲜明的印记。因为有戏剧,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

  从木马剧场到西溪天堂艺术中心,再到蜂巢剧场,杭州一个又一个兴起中的小剧场,成为这座城市一抹不可忽视的靓丽色彩。

  6月24日下午,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小剧场戏剧委员会大力支持,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主办,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戏剧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杭州展开,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小剧场戏剧委员会主任傅维伯、副主任邵泽辉、浙江红星文化大厦(红星剧院)董事长王建华等20余位业内人士,参加了这次讨论。

  戏剧如何在艺术和市场中获得平衡?戏剧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遇到了什么瓶颈?戏剧作为推动城市国际化的新突破口,如何让戏剧扎根在杭州,如何让杭州滋长戏剧的生长?这些重要的问题,研讨会上均有涉及。

  小剧场是年轻人实践的重要平台

  傅维博认为,年轻创作者的认识和表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戏剧小剧场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成长的土壤:“我们需要认识年轻的创作者,他们对未来,对生存环境的态度,对他们认识的表达,对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推动力。同时,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人才的培养。舞台艺术是实践艺术,年轻人需要实践的平台,而小剧场是一个最佳的平台。我们做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青年戏剧节,也是在寻求一批一批的戏剧发展者。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邵泽辉则认为,杭州发展戏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年飞速发展,以前说‘北上广’,现在会讲‘北上深杭’,浙江是越剧的发源地,小百花就在杭州,田沁鑫会在杭州排一个《聆听弘一》,孟京辉把他的第三个剧场安在了杭州,李伯男在浙话有一个工作室,就可以预见戏剧在杭州的发展前景。而且杭州有很好的观众基础,很很好的大学生基础,高校多,浙大、中国美院,都在杭州。应该多举办面对青年的活动、展演,构建大学生戏剧联盟。

  现在的观众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一定会排,不一定会演,但他会看,他们的审美不一定比创作者差,这是一个机遇也同样是挑战。“我们怎么跟得上观众的眼光?我们需要在市场运营的基础上把戏剧发展起来,在市场的引导下做出好作品。这样比较纯粹。”邵泽辉说。

  杭州一直走在戏剧探索之路上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张媛说,浙江尤其是杭州的各大院团,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小剧场话剧的探索。“杭州当代戏剧节,今年已是第六届。我们做杭州大学生戏剧节,我们还想做得更全面一点,做一个青年戏剧节,这样就有更多年轻的创作人可以加入我们。演出市场多元化,怎么样坚守我们所要的东西?我们缺乏创作者、缺乏好的作品,所以更需要培养。

  杭州麦粒控股艺术总监、麦典文化CEO、导演孔琛亮则认为,杭州的戏剧市场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产业化路线:“戏剧要贯通各大产业链,进行产业化发展,要用‘甲方思维’去谈投资方式、商业运作。

  好的戏剧要能抨击现实叩问人心

  邵白戏剧工作室创始人、导演邵白认为,再好的平台,没有好的戏、好的观众,也是白搭。“平台要搭建好,但最核心的还是观众。排的戏要有人看,观众得爱看。艺术价值得是观众捧出来的,而不是人云亦云。

  浙江省戏剧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导演学会常务副会长倪东海也赞同:“话剧应该是高雅艺术,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有所区分。好的话剧,应该是反映现实、叩问人心的。话剧是活人和活人的交流,所以永远站得住。但有几点很重要:人才的引进、剧目的建设、营销管理队伍的建设,剧目的内容要放在第一位,我们打造符合市场规律的作品。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斌则谈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如何权衡的问题:“市场就是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剧目创作是审美和娱乐中找到平衡。创作上,要坚持遵守艺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