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遗书中说舍不得6年感情 外地孩子如何为负面情绪找出口
江在线11月04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胡大可柏建斌)这是一幕悲剧。
前天上午7点,杭州新塘家园22幢11楼。
1989年出生的一对年轻男女,因为感情失和,男子在捅了女子后,选择从11楼跳下;被送往医院救治的女子,最终也因失血过多,没有被挽救回来。
事实让人有点无法接受。
男的,小苏,四川人;女的,小陈,江苏人。他们是同学,是恋人,一起实习,甚至一起畅想过未来的婚姻生活。然而现在,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两条年轻的生命画上了如此极端的句号。这让双方家人情何以堪?
这一刻,我们痛心疾首。
带着难言的滋味,我们尝试着回溯他们的一点过往,并请到了办过类似案件的民警谈谈血泪教训。
一切的一切,只有一个祈愿:类似悲剧不要再次发生。
女生是独生女
父母泣不成声
对于民警来说,面对这样的案件,也是很为难的。一方面,作为执法者,他们必须查清事实,需要问询各种细节;另一方面,双方的家人都处于巨大的悲痛之中,交流存在一定的难度。
前天上午案发之后,辖区彭埠派出所和江干刑侦大队立即开始着手联系双方家人。小陈的老家在江苏南通,所以接到消息之后,她的家人用最快速度赶到了派出所里。
知情者表示,这一行十多个人,其中就包括小陈的父母。“她的爸爸话也不会说了,而妈妈则一直在哭,唉,遇到这样的事情……”
小陈是家中的独生女。
小陈一直很乖,很听话。
差不多两个月之前,她租下了新塘家园的这一处出租房。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小陈始终和爸妈说,自己在杭州挺好的,叫爸妈不要太牵挂。
偶尔,放心不下的妈妈还是会过来,陪女儿住两天。在那些日子里,在异乡,不知母亲和女儿之间,拥有怎样的温暖对话?
男生小苏留下遗书
说对不起
现场,留有小苏的一封遗书,大意是他对不起长辈,还写着自己舍不得6年多的感情。
小苏的家在四川。
前天晚上,江干警方拜托当地的兄弟单位帮忙查找,晚些时候总算是联系上了他的家人。昨天下午,他们也是一行十几个人赶来了杭州。
小苏的父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始终哭泣。
小苏家中还有个弟弟。
有知情者透露,小陈之前和朋友聊到过,男友小苏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时间很长了,顺理成章应该走下去,最终走入婚姻殿堂,但她自己却还是有保留的。
因为,她觉得,男友在工作上应该更加上进一些。因为这个话题,两人吵过多次,最终小陈决定分手,而小苏不肯。小陈当时就有感觉,小苏太多考虑他自身的感受,有时候会忽略自己。
目前,警方对此案还在做进一步调查。
这个案子让老刑警想起了震惊杭城的宏都宾馆命案
钱报记者昨天与一位老刑警取得了联系。在谈论这个案子的时候,他亦是痛心,两个年轻人都有一份好的工作,有大好的前景,怎么就为了感情到了如斯地步。他也说到了杭州近年以来发生过的类似案件,比如2012年发生在宏都宾馆的杀人案。“都是孩子在外地,而父母在老家,赶过来的时候,或者是孩子已经铸成大错,或者是遭遇重大挫折,甚至是丢了性命。”
这位刑警给予了心理学上的说明——因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在压抑太多负能量之后,必然要选择一种释放的方式。
如果释放的方式不得法,那就往往会酿成悲剧,甚至引发犯罪。
这位老刑警表示,孩子在外地读书与就业,难免会与家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不要小看家人之间每天的面对面交流,哪怕随意说说每天发生的事情,这从心理上说,也是一种疏导。”但是,一旦孩子身处外地,这样的随意说说往往就缺失了。
换句话说,释放的渠道就没有了。
“我观察过不少类似案例,嫌疑人往往是性格比较偏激或者孤僻,身边知心朋友不多,而家人又不在身边。”当嫌疑人处于这样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困境,就会容易引发之后的过激行为。
从犯罪心理学上说,情感是由其内在的心理因素形成的,因而,生成年轻人不良情感的内在动力,更重要地在于他们的主观因素。比如由于其自身性格或其他方面的缺陷所形成的嫉妒、憎恨、自卑感情绪等。
具体到个性因素,犯罪行为是由人的精神深部的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所引起。当欲望成为性格和感情异常根源时,一旦欲望不能获得适当满足,便形成自卑情结,犯罪嫌疑人为克服自卑情结,而出于过当的代价便构成犯罪。
到底该如何理平自己的价值观,年轻人需要认真思索。
执着于考上好的大学,或者是让自己成为社会激烈竞争中的胜出者,这样的年轻人在心理上具有比一般青年更强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这种自豪感在很多时候是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奋进的,可是也会有一些时候会成为他们埋怨人生和社会的原动力。然而一旦遭遇这方面的挫折,由原本的自尊感衍生出来的孤独或者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会诱使他们做一些极端的事。如果不把这种消极情绪及时疏散,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犯罪的导火索。
“对父母来说,如果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孩子有些话说出来了,哪怕是不明显的,家人通过察言观色也能够及时掌握,听出端倪,马上就可以给孩子进行疏导,提出解决方法。这样,问题往往就消失在萌芽状态下。”
所以,这位刑警建议,对于孩子身在外地打工或者求学的父母,应该起码保证每天与孩子通个电话。当然,这样的沟通要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不要让孩子产生“查岗”这样的感觉。
(本文来源: 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