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双千年古镇”排查出104幢危房 多位老人居住

26.10.2016  19:06

    央广网杭州10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旧称老余杭,位于杭州城中心西23公里处的南苕溪畔,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双千年古镇”。记者近日在当地调查时发现,不少老人至今仍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房中,安全状况令人担忧。而由于资金短缺,古镇的开发改造始终步履维艰。

    84岁的史大爷家住杭州余杭街道直街吴家弄3号。这幢房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共住有三户人家。由于建造年代比较久,房子如今显得十分破旧。在雨水的冲刷下,墙体外的石灰早已剥落,多处裂缝清晰可见,而从屋子外面看,高于屋顶的墙体已发生了明显倾斜。史大爷说:“往后面看,这堵墙不像样子了,原来还有石灰的,现在石灰都剥落了,下起大雨来比较危险。

    类似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2014年,余杭区住建局曾委托第三方对余杭街道老旧住宅较为集中的通济、南渠、山西园等社区进行危房排查,鉴定出危房104幢。而史大爷家也正是在这次排查中被鉴定为D级危房。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D级危房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构成整幢危房,已不适合居住。但记者从余杭街道了解到,80幢D级危房中,至今改造竣工的还不到四分之一。余杭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徐蒙介绍,14年区住建局委托方汇检测公司进行排查,排查出来危房104幢,其中C级危房24幢,D级危房80幢,目前已经有14幢竣工,还有26幢近期现场要进场进行改造施工。目前剩余的也在通过社区推进相关工作,余杭区制定三年改造计划,15年至17年104幢危房要全部解危完成。

    徐蒙介绍说,余杭街道存在的危房体量较大,排查结果出来后,街道和社区进行了入户调查,确定房屋产权归属和使用情况,并向住户解释了街道的解危计划。但由于这些老屋产权性质复杂,住户意见又不统一,解危工作进展十分艰难。余杭街道城建科工作人员徐蒙说:“目前也在通过社区也在做住户的工作,也不是想改住户就愿意的,也要通过解释沟通,毕竟是他们的房子,不是我们想去动就能动的。

    杭州市《关于推进城镇危旧住宅房屋治理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城镇危旧房屋治理改造分两种方式:成片改造和单独改造,优先选择成片改造。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余杭街道其实早有成片改造的想法。余杭街道城建科副科长王慧蓉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中国美术学院就为余杭街道做出了厚厚的一本《余杭街道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规划设计》,但截至目前,仍然只停留在一纸设计上。在王慧蓉看来,余杭街道历史街区的改造体量大、需求资金多。街道并不具备操作能力,关键还要上级部门的支持:“假设以政府的操作主体去操作的话,这个资金测算出来是比较大的,基本上是几十个亿样子,费用是比较高的,当时也和区政府做了很多次的汇报,可能需要区里面、更高的政府专门研究这个事情。可能单单作为镇街的主体,从资金的角度、从整体开发的角度上来说,能力相对是有限的。可能需要依托更大的平台,或者国有公司,很大型的国有公司来推动这个开发。

    令业内专家深感惋惜的是,由于保护性开发规划一直没有着落,古镇的一些特色正在逐步消亡。弄巷纵横交错的“七十二条半弄”曾是余杭古镇引以为傲的老街特色,现如今,有的弄巷缩短了,有的弄巷消失了,目前留存下来的弄巷只剩了43条半。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文史学者陈晖表示,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殊性,关键就是政府部门有没有用心去思考,老余杭完全可以打造一个最早的杭州,把历史的牌打出来。主管部门有没有把心放在这儿。老是说钱没有、钱没有,这不就是没有作为。

来源:央广网        作者:记者 李录宾 王思思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