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只国宝朱鹮昨首次放飞(图)
6年前,5对与大熊猫一样珍贵的朱鹮,千里迢迢从陕西来到浙江,在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安了家。6年来,通过浙江大学(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专家的精心繁育,朱鹮家族成员已达146只。
今年是野生朱鹮被发现33周年的日子。昨天(12日)33只经过野化训练的朱鹮被放归大自然,这也是朱鹮在我国南方地方首次放飞。其中10只朱鹮佩戴上脚环,专家和技术人员将通过GPS无线跟踪,随时监测它们的行踪。
亲缘关系远生存能力强
放归自然的朱鹮经严苛挑选
昨天上午10点15分,下渚湖朱鹮岛,当野化驯养基地的丝网被拉开的时候,只有零星的朱鹮陆续离开,大部分似乎对这个“家”还依依不舍,长久在2690平方米的驯养基地的丝网下盘旋,直到中午才全部离开。“说不定晚上它们还想回这个‘安乐窝’呢。”工作人员开玩笑说。
对这些享受惯了安乐窝生活的朱鹮来说,它们还能适应野外风吹雨打、酷暑严寒的残酷生活吗?浙江大学教授、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主任方盛国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放归的33只朱鹮都根据种群谱系资料筛选过,要求个体健康,亲缘关系要在四代以外,种群数量、性别比例、年龄构成都经过科学论证,有利于野外种群重建。也就是说,它们是从146只朱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老弱病残被排除在外,野外生存能力比较强。这批朱鹮,年龄最大的5岁左右,最小的才5个多月。
模拟野外生存环境
事先经两轮严格“军训”,小小鸟儿才能放飞
野外放飞对它们来说就好比上战场,不但要面临大自然的考验,还要面对天敌的袭击。所以,在放飞之前,这些朱鹮还要经过两轮严格的“军训”。
第一轮:食觅能力和飞翔能力训练。比如,人工圈养条件下,朱鹮主要喂食泥鳅、牛肉和黄粉虫;而放归野生的朱鹮,主要在湿地、水稻田、菜地和田埂等农作区觅食,以小鱼、泥鳅、蛙及农业昆虫为主食;
第二轮:在模拟野外生存环境的野化驯养基地,进行飞行能力、“人类追捕”、“烈日当头”、“狂风暴雨”和“风霜雨雪”等,一系列严酷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的胁迫性训练。
经过一系列严格训练,在放飞之前,它们已基本具备自行觅食、“自由恋爱”和交配、自行筑巢产卵、自行孵化和自行哺育幼鸟等野外生存能力和自然繁育能力。
“对它们来说,一开始因为对野外环境不熟悉,活动的范围会比较小,之后才会慢慢扩大。”方盛国说。而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有10平方公里的面积,生态系统多样,原生状态保持完整,是朱鹮的理想栖息地。德清全境468平方公里的湖泊、溪流、湿地、水产养殖塘、稻田等,也为它们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与大熊猫一样珍贵
浙江曾是朱鹮娘家之一
朱鹮与大熊猫一样,被称为我国四大国宝动物之一,而且当年珍稀程度超过大熊猫。
专家介绍,朱鹮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历史上,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中,俄罗斯于1960年代末期灭绝,朝鲜半岛于1980年代初期灭绝,日本于1981年将残余的野生朱鹮捕捉饲养,最后一只于2003年死亡。目前生活于日本和韩国的所有朱鹮,均为我国朱鹮的后代。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朱鹮还曾广泛分布于陕西、河南、浙江等19个省区。也就是说,浙江曾经是朱鹮的“娘家”,现在陈列于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博物馆的朱鹮标本,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省宁波和瑞安等地所采集的呢!不过后来因为栖息地被破坏,加上人工猎杀,包括浙江在内,朱鹮一度濒临灭绝。
1981年,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上残存的7只朱鹮,我国及时采取了野外就地保护和人工圈养迁地保护相结合的保护策略。到目前,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朱鹮数量已从7只增加到现在的1200多只;加上人工圈养的朱鹮,全国数量达到2000余只。
朱鹮一年下一次蛋
戴脚环可跟踪监测行踪
浙江于2008年初引进5对朱鹮后,在下渚湖建立了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那么,朱鹮是怎么进行人工繁育的呢?先是对朱鹮的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再对出生的幼鸟进行人育雏。据悉,2008年当年就繁育存活两只,2009年就繁育存活28只;2010年繁育存活20只,种群死亡3只。到目前,种群数量已达到146只。
方盛国教授介绍说,朱鹮一般长到11个月大就可以下蛋,其中从受精到下蛋的时间为两个月左右,孵化期约28天。一般一年下一次蛋,每次下蛋两到四枚。野外生存的朱鹮寿命一般10多岁,人工圈养最长可达39岁。
朱鹮喜欢群体活动,所以通过在10只朱鹮脚上的脚环,就可以跟踪监测它们的行踪。通过监测,掌握它们在野外的存活情况,获取它们野外栖息的信息,建立朱鹮野外放飞的技术体系。(通讯员 何晓玲 张科 记者 王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