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更扶持文化众筹的发展
近几年,文化上市、文化金融甚至文化市场的迅速增长,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政策性推动。从银行融资来看,他们对文化的热情主要是政策引导和激励性措施带起的,在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也有部分缘于拓展自身业务的需求。文化上市途径上,也有部分是缘于政策性“放行”,以国有改制企业上市潮为例,为的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塑造一批示范性文化大企业。
未来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性拉动预计还将持续几年。“十三五”期间预计还会主要依靠政策带动文化金融、文化走入资本市场的步伐。政策性拉动近几年来已经显现了影响力,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本身走好,二是带动文化金融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机构的群体性发展。
但“政策红利”不会永远持续,文化产业也不可能永远靠政策来推动。文化企业未来能否获得上市机会、顺利融资,关键看这些年中能否在自身实力上获得提升。
从融资功能上看,如果文化产业持续壮大,一些好企业也能够凭实力获得融资,但按市场化规则来看,文化企业整体实力弱、量小、轻资产、高风险等表征,注定了他们不会是银行包括网络银行的“主菜”,毕竟值得放贷的领域有很多。同样,以追逐丰厚回报为特点的P2P也不会是文化融资的“良媒”。
文化产业融资的最大“对象”应是未来几年的众筹渠道。目前众筹模式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是最频繁的,也应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虽然目前国内文化众筹总体的募资量还很小,并且大多是不追求利润回报的实物众筹、奖励性、荣誉性众筹,但这正应是国家出面去维护和扶持的方面。因为众筹模式有利于初创期项目、企业的发展,而这正是文化产业的基础。
国家应当支持股权众筹和债权众筹的发展,因为这是价值性文化企业能够持续增长的动力。如果有合理的政策扶持,一批传统的风投机构也会和互联网渠道彼此借力,共同形成一套有利于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未来也许会成为文化投融资的又一主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