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提振精气神需多方“给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番话深刻地告诉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可以说,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可能没有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辉煌;没有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就可能没有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勃兴。
当今中国,存在三个不争的事实,呼唤着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国实力和大国气象日益显现。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创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引领。第二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一批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理论,但与某些西方学术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学术研究中盲目崇拜西方的现象突出,需要加快构建自主、自立和自信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第三个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与此同时,西方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也乘虚而入,急需从学理上加以抵制。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议》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这无疑是对上述三个不争事实最好的回应。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自信,既是科技、军事、经济等构成的硬实力的表现,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自信,要在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着力推进,在提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精气神”上下功夫。
其一,既要重视精深研究,也要重视精彩表达。没有精深学术支撑的学术表达,难免流于肤浅,没有精彩表达的学术研究,也可能一时默默无闻。因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处理好精深研究与精彩表达的关系。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深度研究当代中国的问题,并作出概括、总结、提炼、升华和解答,形成有主张、有特色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学术情怀,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学术使命,修炼“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学术定力,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华母语体系,积极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也就是解决“有理说得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哲学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告别“师夷”的学徒状态,而且要“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升华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有理说得出,还要说得精彩、声音大,不断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其二,既要重视人才汇聚,也要重视人尽其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由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处理好人才汇聚与人尽其才的关系。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汇聚并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秉持“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襟和气魄,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岗位聘用制度,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让知识分子潜心研究,让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和施展空间。
其三,既要重视科学精神,也要重视营造氛围。科学精神是对知识本身的执着与热爱。科学精神不会满足于现实生活的够用而止步,而是要追根刨底,不断逼近绝对真理。由此可见,科学精神是人类“求真”冲动最核心的动力。所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需要重视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同时,弘扬科学精神,引领科学文化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也要重视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
其四,既重视传承学习,也要重视综合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要处理好传承学习与综合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传统学科精髓和学习西方学科体系,但不是简单的嫁接,不能粗糙地混搭,而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建构、综合创新。另一方面,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开创一种有自我主张的学术体系,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构建“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石小娇 张卫良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