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加快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建设

03.12.2014  16:29

东营农高区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一城两区百园”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极,是省部共建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区的核心区,山东省将创建国家农高区写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省政府重要督查事项,姜异康书记专门就农高区建设发展向国务院领导汇报,郭树清省长、张超超副省长多次听取汇报。根据黄三角农高区总体规划,立足于解决全局性“三农”发展难题,东营农高区按照“高新技术支撑、现代服务业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发展”的思路,突出科研孵化功能、聚集高端要素、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塑造“生态循环、高端高效、兴农富民”可复制、可推广、带动性强的发展模式,引领示范东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核心区确定了“一城三园” 、七个功能平台、五个重点产业的发展规划,另外划出130万亩国有土地,布局现代种业产业示范区、生态渔业示范区和现代循环畜牧业示范区,用以承接核心区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转化推广。

一、以管理体制创新为先导,配套完善核心区发展基本条件。创新管理体制,东营农高区管委会作为东营市政府派出机构,按照高新区管理模式,赋予一级财政体制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配置财政、经发、建设、国土、环保、国税、地税等职能部门。根据部省共建工作需要,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市直单位选派专业骨干力量到园区任职、挂职,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建设,连续两年将其写入市委1号文件,并作为事关全局的十件大事之一进行组织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高标准路网、管网、水网、电网、林网和现代化农田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新建道路16条34.7公里,改造供电线路220公里,完成农田节水改造和土地整理5万亩,建成生态林场4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010年的8.9%提高到现在的69%,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具备了承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项目的能力。完善服务功能,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绿色低碳城镇,按照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了33万平米的社区示范工程;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服务全市、覆盖全省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利用中心。电子商务与保税物流基地、农业金融总部基地已开工建设,明年投入运营。建设职业农民学院,依托创新服务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课堂授课、基地实训、远程咨询等多种方式培训职业农民。

  二、以解决“地少水缺”问题为导向,努力提高水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依托“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围绕改碱、节水、地力培肥等关键环节,探索盐碱地增粮增效模式。在核心区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实施了30万亩的未利用地开发和100万亩的中低产田改造,新增耕地21万亩。推广应用“内控外排、暗管排碱、生物措施跟进”的技术模式,较传统模式土壤脱盐改良周期、出地率分别提高50%和12%。推广水利灌排模式转换,变渠道水利为管道水利,变单一灌溉为水肥一体化操作,变人工管理为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采用渠道衬砌、U型渠、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田间喷灌等措施,灌溉效率提高50%以上,节水30%以上。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秸秆还田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土壤肥力。从粮食增产来看,以中度盐碱地小麦—玉米连作为例,平均亩产小麦700斤、玉米800斤,扣除暗管排碱工程成本160元/亩(暗管排碱工程投资每亩5000元,按30年使用期折算)和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840元/亩,亩纯收入855元;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平均亩产粮食增加120公斤左右。

三、以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围绕东部滨海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核心区功能平台对人才、技术、成果的聚集和孵化作用,吸引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落地,通过集成创新,实现与产业对接,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端高效农业转型升级。引进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两年来共引进推广新品种39个,其中农作物15个、食用菌5个、林木7个、畜禽6个、水产6个。粮食平均单产增加24.3%(“青麦6号”耐盐碱小麦,在当年开发的荒碱地上,亩产达到350公斤;奶牛单产平均提高了1.7吨/年)。集成创新推广先进种养产业技术体系,两年来集成应用成套技术7项,比较典型的睿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研发推广了陆基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体系,颠覆了环渤海地区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能广泛应用于鱼、虾、蟹、参类养殖,相比传统养殖,实现了周年生产、节水节地、安全可靠、增产增效,节地85%,节水95%,虾类产量提高10倍、渔类产量提高5倍,效益提高5倍以上。推广生态循环模式,大地乳业种养加一体化项目,打造形成了“科研开发、牧草种植、奶牛良种繁育与标准化养殖、乳品加工、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的全产业链条,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比单一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提高1倍以上,辐射带动了仙河澳亚等5个万头奶牛示范基地。一邦农业科技公司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和稻鸭鱼混养等重点环节率先在北方稻区取得了突破性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技术集成化、模式生态化,示范基地平均每亩纯效益6300元,辐射区每亩纯效益3500元。

四、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核心,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增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建立产地环境、产前适用安全农业投入品、产中生产过程安全可控及产后质量安全检测等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核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基地建设,完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制定并公开技术操作规程,开展肥料、农药、饲料等常用投入品应用分析研究,减少有毒有害污染风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田间管理档案,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种苗供应、技术指导、生产组织、质量检测、收购销售等环节的全程质量可控可追溯,建成高标准生产基地30万亩。检测体系建设,整合农、林、牧、渔四部门检测资源,投资4000多万元在农高区开工建设区域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配备国际一流的智能化、自动化大型仪器设备,引进培育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建成覆盖多行业的公共实验平台,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提供第三方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其农产品、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检测水平达到国家农业部检测机构水平。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各级机构,加大执法力度,核心区内生产基地、龙头企业配有质量安全专职监管员,农产品监督监测、农药残留风险监测合格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为发展绿色、有机、安全农业产业提供了保障。

五、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农业新兴产业。集成运用高新技术,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品,开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绿色新型工业化领域。生物制药产业,依托东营工厂化食用菌和奶牛养殖规模优势,重点开发菌物制药、乳品制药,中科荣丰智能化食药用菌生产加工项目,国内首条金孢虫草生产加工线即将投产,将推动东营市10个菌物生产企业向生物制药领域跨越,与单纯的鲜食食用菌供应相比效益增加5倍以上;以鲜牛奶、牛初乳等为原料,应用国际领先的膜技术、分子吸附技术,先提取乳免疫蛋白、乳铁蛋白等系列产品,然后加工功能性奶粉和液体奶,比常规奶的加工效益增加2—3倍。生物基材料产业,利用黄河三角洲丰富的农产品及其废弃物资源,以淀粉、秸秆纤维素、植物油脂等为原料,培育生物基材料、生物酶制剂、微生物菌剂等新兴产业,以生物基长链二元酸、生物基异戊二烯等项目产业化为开端,逐步建成国际知名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一方面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缓解传统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产业的冲击,一方面形成以农产品替代化石原料的格局,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六、以综合科研平台为载体,加强农业技术基础研究与尖端开发。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15家高校院所合作,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聚集山东省的科技资源,吸引国内高端资源,承接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在农业品种资源收集管理与新品种创制、新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开发,实现高新技术“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保持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建设中科院生物技术中试研发基地,组建国家级生物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酶制剂研发中心、微生物菌剂研发中心、乳免疫蛋白研发中心等10个中心,加快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开发。目前,生物基材料、乳免疫蛋白、生物活性肽等6个研发车间完成施工,年底投入运营。建设农业智能设施装备研发中心,开发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工厂化渔业养殖装备、菌类智能化生产装备、信息化智能监测控制装备等,构建农业智能设施装备研发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化的技术支撑。

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农业持续发展活力。积极推进“金融资本、人才引用、农村产权”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改革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变立项拨款为立项科技融资服务,变项目资助为成果奖励,调动政府、企业、院所积极性。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建立前期企业注资研发、中期联建中试平台、后期参股合作经营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支持各类高层次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配股科技型企业,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和效能发挥。农业金融创新,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提供孵化扶植、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解决方案,促进金融与农业结合。目前,东营农高区已吸引社会资本4.5亿元,组建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参股成立北京中农科联等5支基金,规模达到8亿元,组建了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可担保贷款20亿元;发行私募债券、企业债券15亿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交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来源:科技部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