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南山大普宁寺与民间佛教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召开

16.10.2015  19:27

2015年10月12日,余杭南山大普宁寺与民间佛教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高校的佛教学者齐聚杭州余杭,深入探讨瓶窑南山佛教文化的历史现象,以及南山造像、白云宗、普宁藏之间的关系。

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就白云宗的宗派定位与中国佛教的民间化,白云宗与余杭南山大普宁寺的历史渊源,白云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独特性及其与元代佛教及西夏佛教之间的相互关系,南山摩崖石刻的造像艺术及其佛教文物价值,《大普宁藏》在中国佛教刻经史上地位与影响,以及余杭瓶窑南山摩崖石刻的保护及南山佛教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等学术论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拓展了杭州佛教历史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与会学者提出,今后应整合佛教研究的学术力量,抓紧推出“南山佛教历史文化丛书”,其内容包括余杭南山佛教造像研究、白云宗资料及其研究文献汇编、“普宁藏”与江南佛经刊刻研究等。

余杭古镇瓶窑之南山,以形似卧狮又称狮子山,发于莫干山麓入脉苕溪之畔。自北宋近千年来虽兰若更迭,然法种不断直至文革,白云庵、传灯院、普安寺、普宁寺、万相寺相续弘传,乡里亦有石佛寺之俚称。山南麓劫后余存十数尊三教石刻雕像,以其明确纪年、优美造型、明显时代特征被誉为与飞来峰并立之江南佛窟。

历史上之普宁寺自南宋末年开始发起雕印佛教大藏经,以其佛教、艺术、历史价值为私刻藏经之最,对中国乃至亚洲佛教文化的发展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始刻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至元二十七年完成。559函,千字文编次由天字至感字,1430部,6004卷。大德十年(1306),松江府僧录管主八从弘法寺本藏经内(即《赵城藏》版输入燕京后的元代补雕本)选出南方版本藏经所缺的秘密经约97部,315卷,刻完编为千字文武字到遵字28函,随同《普宁藏》一同流通。最后又补入约字函的7部,6卷,收入元代沙啰巴译的秘密经轨5种,白云和尚初学记和白云和尚正行集2种。除武字至遵字的28函秘密经不计外(因详细目录佚失),应为559函,1437部,6010卷。该藏基本上是依据《圆觉藏》复刻的,版式略小,但刻工精巧细致,装帧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