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拱墅一天,看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将运河故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把“喝茶”制度延伸到最基层、推出“四张清单”纵向将监督体系扎根基层……
今年,拱墅区在基层社会管理建设中,不断摸索与创新。日出日落,时间溜走了。就从拱墅一天,看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新变化。
有规矩成方圆祥符推出 “六个不准”
社区“十个不准”群众参与无“秘密”
“最好能引进个大型超市方便居民”“建个酒店式公寓也不错”……早上8点,陆家圩社区党支部书记、经合社董事长陈永达的办公室里已经非常热闹,一群居民为经合社10%的留用地项目规划建言献策。
陆家圩社区经合社,曾经是公认的“薄底子”社区。如今,社区已拥有资产3.1亿元,年可用资金2000万元,居民生活品质节节提升,群众满意度连年达到100%。
说起社区发展秘诀,陈永达笑着说,《陆家圩党支部、社区经合社班子成员“十不准”行为准则》是陆家圩社区发展的“秘诀”。
社区班子成员不能插手物业出租,不能违规参与基建项目;不能违规承接倒土方、拆房子等基建业务。多年来,陈永达不仅以身作则,还牢牢盯紧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也一律不许参与。
“只有自己正了,百姓才放心。”陈永达说,社区基层工作,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公开公平公正。陆家圩社区的发展没有任何秘密,群众都可以参与进来。
扎牢制度的“篱笆”,是今年祥符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街道也推出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党员干部“六个不准”,并专门对涉及10%留用地建设项目的经合社进行走访,推进基层廉政建设。
比如,不准利用职务关系和职务影响力影响工程招投标结果;不准利用属地配合或者参与监管的身份提出涉及一些个人利益的附加条件等。
古新河全市率先实现“零直排”
问责问效机制有效推动民生项目
上午10点,米市巷行政执法中队队员沈洪登上古新河里的皮划艇,自南向北划了起来,一路上,沈洪仔细观察河道边的排水口。
“河道边的排水口根据水源的不同,设计成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区分。”沈洪说,红色代表居民小区、黄色代表市政管网、蓝色代表公建单位,每一个排水口设置独立的编号,发现污水一查就知道排污源头在哪。
这条古新河,是杭州唯一一条源自西湖的河。明代文人聂大年曾用“夜来春涨崩奔,惊涛拍岸撼昆仑”等词句描写了古新河的壮观景象。
但随着时代变迁,古新河沿岸不时会出现偷排污水的问题,“母亲河”陷入了被“抹黑”的处境。为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米市巷街道打起了治水“组合拳”。
仅仅一年半的时间,古新河水质综合评价从原来的四类提升到了三类,今年更在杭州市率先实现了污水“零直排”。
古新河的变化,其实是米市巷街道创新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街道每个季度都会对环境治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民生工作进行重点督查,并根据结果采取提醒谈话、效能预警、效能问责等后续处理,杜绝出现“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
正是通过问责问效,推动基层队伍敢担当、勇作为。以“三改一拆”工作为例,米市巷街道成为拱墅区首个杭州市“无违建”创建达标单位。
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
基层“喝茶”实现全覆盖
中午1点,正是午休的时间,大关街道东一社区工作人员张栋走进社区书记张伟群的办公室,因为张伟群要请他“喝茶”聊天。
刚坐下,张伟群就倒了杯开水,放在张栋面前,聊天话题自然从张栋负责的大封闭管理停车收费工作上聊起。“停车收费,涉及现金,一定要经得起诱惑……”张伟群语重心长地说。
原来,“喝茶”聊天不是简单的话家常,而是廉政谈话,给社区工作人员提早打“预防针”,增强“免疫”能力。
今年以来,大关街道已经将全员“喝茶”谈话关爱提醒制度向最基层延伸,覆盖辖区内所有工作人员,目前共约谈171人次。
谈话内容主要针对被谈人在工作、生活、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中肯地提出其以后需改进的方面和廉政风险点;被谈人可当面说明情况,也可以当面向谈话人反映其他人的问题线索。
“喝茶”谈话时的内容也将会形成书面报告,谈话后交给谈话人和被谈人确认签名,并将“喝茶”谈话记录表上交街道纪工委备案保管。
大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次喝茶时,对被“喝茶”谈话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及时落实整改的,街道也将会采取措施予以惩诫。
明确职责推出“四张清单”
纵向将监督体系扎根基层
下午2点,康桥街道纪检监察室忙碌了起来,一张张社区汇总过来的“清单”需要审核并备案。与杭州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而提出的“四张清单”不同,康桥街道新推的“四张清单”却是为了廉政建设。
这“四张清单”分别是街道纪工委工作清单、社区纪委清单、居务监督委员会清单和经合社监事会清单,使监督体系纵向覆盖基层。
其中,街道纪工委工作清单详细列出了每个工作事项、具体内容、时限要求,并且落实到具体部门,工作流程、负责部门都一目了然。
社区纪委监督清单和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则更讲究方法步骤。比如,在监督社区工作人员遵章守纪上,对群众提供的线索,可以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核实。
而股份经济合作社监事会监督清单,则更加注重对集体经济的保护,比如,“财务管理”要求做到每月审查监督财务报表和报销凭证;加强对大额存款、投资款、暂借款等进行有效监督等。
“这‘四张清单’,不仅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能,还将工作步骤制度化,至上而下将监督体系扎根基层。”康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运河故事与价值观相融合
“文化养廉”传播正能量
下午2点,一艘漕舫船停靠在卖鱼桥边,一群游客上岸到卖鱼桥和信义坊游玩。路边的一张二维码引起了游客们的注意,用手机轻轻一扫,一个关于卖鱼桥的传说故事跃上手机屏幕。
相传有个小伙子为给母亲治病,供弟弟读书,每天在卖鱼桥上设摊卖鱼。奸诈的鱼行老板欺负他老实,老是夹带些死鱼卖给他。
有一天,小伙子遇到一个烂脚老人,得知其没钱看病,便将所有的钱和鱼送给老人,劝其赶紧去医治。谁知老人揭下贴烂脚上的一片树叶,在鱼桶里搅动后,死鱼居然全活了,路人见着稀奇把鱼全买去了。
小伙回头再寻老人,却已不见踪影,后来才知烂脚老人就是铁拐李。
这个故事的背后与信义坊“信义”二字不谋而合,教育人们要“诚信”,而“诚信”一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词之一。
今年,湖墅街道创新将运河历史故事和传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紧密结合,让市民与游客在体验运河文化魅力的同时,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含义。
目前,街道已初步建立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社区廉政文化,并将这种廉政文化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通过开办国学讲堂、廉政微课堂、家风家训进社区等活动,让湖墅文化来告诉居民和基层工作人员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将传播正能量化为自觉的行动。
首推街道民情(行风)督查员
市民挑“刺”要成为常态化
下午5点30分,下班的时间,但对于杭州市民杜正钢来说,这是他另一份工作的开始。骑上自行车,杜正钢开始穿梭在上塘街道各个社区里。
今年已经57岁的杜正钢是杭钢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上塘街道民情(行风)督查员。
只要一有时间,杜正钢就会骑着自行车到上塘街道各个社区里挑“刺”。“基层作风转变惠及群众百姓。”杜正钢说,监督是为了更好地让基层窗口单位服务群众。
5月17日,皋亭社区违章搭建房比较严重;7月4日,街道双休日电水炉建议关停;8月23日,皋亭社区自行车棚成垃圾房……
这是市民杜正钢向街道反映的基层民情事项,足足有63页纸,每一页都详细说明情况,有的甚至还附上了照片。
民情(行风)督查员是上塘街道今年为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而推出的重要举措,让群众监督基层工作人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民情(行风)督查员反映的问题,涉及部门必须限时落实整改。比如,接到督办单后7天内以书面形式并加盖公章进行反馈;不能及时反馈必须说明情况,7天内向街道纪检监察室说明原因。
上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对于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街道纪检监察室将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追效。
半山森林连续20年无火灾
对工作“懒散”坚决“零容忍”
晚上11点30分,杭州不少市民已经进入梦乡,可老陈却披上衣服,带着手电筒和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手机,骑上巡逻电瓶车,开始在半山森林公园里巡查了起来。巡山,这是每一位半山森林巡查队员的“必修课”。
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前身是一个社区公园,始建于1985年,占地仅11.5公顷。2007年开始了扩建工程,经历了8年有序开发,面积从原来的11.5公顷扩大到41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0.1%。
作为主城区唯一一个森林公园,不仅与居民住宅零距离,而且又是开放性公园,是一级防火区,森林防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拱墅区林水局却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连续20年无火灾事故。
这是如何做到的?
据了解,多年来,拱墅区在半山森林公园进行定人、定时、定段的对森林公园进行巡逻,并利用“互联网+”思维,采用GPS定位巡查管理系统,一旦遇上火情,现场巡查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将火情地点发送至后台。
“针对森林公园紧邻居民的特殊位置,不论是社区还是街道,工作人员都始终紧绷防火这条弦。”拱墅区林水局相关负责人说,对防火工作中出现“懒”、“散”现象坚决“零容忍”。
此外,拱墅区还专门对半山森林公园周边社区里的智障人员、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明确专人监护,以防玩火弄火引发火灾。
大关街道:
用曲艺形式将反腐倡廉
寓意其中
拱墅区大关街道虽然是城北规模最大的老旧小区集中区域,但却“隐藏”着32支草根文艺团队,小品、相声、京剧等等,百花齐放。
街道草根文艺演出队经常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社区中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文艺节目。由居民自编自演的京剧《秦香莲》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小品“有问题”,还有独唱“口碑”,将反腐倡廉寓意其中,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上塘街道:
社区经费去哪了?
邀请居民来抽查
“上个月社区办公费用1200元,卫生保洁费支出20000元……”每个月初,上塘街道蔡马社区居务监督小组的成员们都会集中在一起,一项项地查看上个月的社区账目,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固定活动日”。
“钱去哪了”,这是社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为了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蔡马社区每个月都会定期对社区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查。
除了街道和社区内部自查、监督小组定期审查外,还会不定期地邀请一些居民代表来抽查账目,同时把每个月的财务支出情况都进行上墙和上网公示。
湖墅街道:
“物质粮仓”成
“精神粮仓”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每周五晚上7点,湖墅街道阳光大管家传来阵阵悦耳的读书声,这里是国学经典诵读会的现场。
旧时运河湖墅段,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天下粮仓”,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湖墅街道在运河沿线,设立了富义仓、大兜路、珠儿潭、信义坊等多个市民国学馆,立足国学精髓,弘扬廉洁理念,昔日的“物质粮仓”正转变为“精神粮仓”。
康桥街道:
探索廉政关爱谈话制度
“小陈酒驾被抓知道了吧?”“嗯。”“听说你也很喜欢喝酒?”“酒后肯定不开。”这是拱墅区康桥街道纪检谈心室内一段对话。问问题的是康桥街道纪工委书记,回答问题的是一位社区干部。
近年来,康桥街道开始探索廉政关爱谈话制度,通过聊天的形式旁敲侧击,让街道干部时刻紧绷廉洁这根弦。
谈话内容主要是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有违纪苗头或轻微违纪的不廉洁行为等。对确有不规范行为或轻微违规违纪的谈话对象,谈话后必须提出整改办法,并审核备案,如果重新犯类似错误的,将会受到组织处理。
米市巷街道:
到“清风茶坊”
听草根讲师说故事
“廉政典型数不清,就像夜空闪亮星;要让那廉洁之花育新苗,花开满园红米市!”这“廉政快板”唱出的是米市巷街道连续开办两年的“清风茶坊”。
自去年开始,米市巷街道在社区内开出了“清风茶坊”,并在社区中海选出一批草根讲师,每月一期,围绕历史典故并结合当下说廉政故事。
房梁挂钱、悬鹅示众、邹君断璎……在20余期“清风茶坊”中,草根讲师们讲述起廉政典故可谓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