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社会科学

互动相生:作家与批评家关系的理想形态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肖瑞峰在《浙江社会科学》 社科院

中国省域间碳排放责任共担与碳减排合作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汪燕等在《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刊文指出:通过构建区域间双边碳转移测算模型,本文以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单元为对象测算了省域最终需求和出口引致的碳转移,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分配因子来实施省域间碳排放责任共担。结果表明:本省域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约占全部生产侧碳排放的41%,外省域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占比约为31%,出口引致的碳排放占比约为22%。省域最终需求和出口引致的碳转移呈现从京津地区、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省域向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省域转移,其中各省域出口引致的净碳转移量平均占全部净碳转移量的43. 社科院

创新与创意空间的生产——杭州大运河沿线旧厂房文创园演化研究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张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龚 社科院

大数据侦查的基本定位与法律规制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胡铭、龚中航在《浙江社会科 社科院

正统的神性与俗性:论孝信仰的流变及现代转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祝平在 社科院

经济周期、企业异质性与研发投入融资约束

   浙江工业大学袁佳煜等在《浙江社会科学》201 社科院

现实主义中国传播70年考论

   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蒋承勇在《浙 社科院

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基于城乡多元互动的分析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汪锦军、浙江 社科院

效率公平权衡:理论框架与中国实践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孙豪等在《浙江社会科学》 社科院

“现实主义”的符号学阐释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程丽蓉在《浙 社科院

新中国70年:户籍制度变迁、人口流动与城乡一体化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郭东杰在《浙江社会科学》 社科院

谁为浙江最早开启世界文学之窗?

   浙江大学中文系吴笛在《浙江社会科学》2019 社科院

从制度性参与到实质性参与:新中国农村女性的治理参与及其地位变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夏娟、魏芃在《浙江社会 社科院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祥福、卢烁乐在《 社科院

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对浙江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罗德明在《浙江 社科院

浙江省域经济联系与创新联系的空间形态及分异演化格局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徐梦周、中共浙 社科院

新学科视域下的浙学研究

   2019年6月1日至2日, 社科院

伦理连接:“大断裂”时代的伦理学主题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建华在《浙江社会 社科院

互联网应用与我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赵伟、赵嘉华在《浙江社会科学 社科院

教师空间意识:意涵、阻碍与构建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刘雄英、绍兴文理学 社科院

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冯婷在《 社科院

从“政权建设”到“社会建设”:新中国70年城市基层社会的形塑与变迁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郎晓波在《浙江社会科学》2 社科院

自主性是否存在——“神经X学”时代的挑战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晓梅、何丽在 社科院

浙江省县域经济韧性发展评价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齐昕、张景帅、徐维祥在 社科院

家长满意度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 社科院

环境治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实逻辑与推进路径——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解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董明在《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刊文指出:民营经济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最成功的增量事件,这不仅由于其显性的经济贡献,并且也将持续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结构性变化的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既是衡量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尺,也深刻地重塑着我国现代性发展的底层逻辑。本文聚焦环境治理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分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机制,客观揭示一段时期来多元主体间互动博弈的现况及成因,对环境治理“3. 社科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