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浙江设计”昂扬向上

10.05.2017  16:17

   浙江在线5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方臻子) 5月8日,第二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落幕,“浙江军团”异军突起,2项百万大奖“金智奖”占据一席、12项“创智奖”中独得5席、入围“智造奖”的28件中国作品中占17件。“浙江已成为中国设计最活跃的省份。”本届大赛评委、“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如此评价。

  有趣的是,在文化创新组里,中国作品却乏善可陈,“浙军”无一入围前22。这一现象引发了工业设计史上重大争论——“科隆争论”又被本届大会旧事重提。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科隆的一次会议上,工业设计界围绕设计的本质是“艺术、个性”还是“产业、效率”展开激烈交锋,德国选择了后者,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德国制造”。

  设计是工业文明前行的探针。本届浙江设计的抢眼表现,清晰标定了浙江制造在提升有效供给上的追赶跨越,然而,旧话重提的“科隆争论”又引发我们思考:浙江制造还能为中国工业化最后的冲刺提供什么样的鲜活样本和浙江经验?

   聚焦智造

  5月8日晚,聚光灯下,第二届DIA颁发了2项百万大奖“金智奖”:“小黑侠”、Hello Ruby。

  “小黑侠”,世界上第一款消费级自拍无人机,在第一条宣传视频推上网络后,这个帮助人们记录美好时刻的“黑科技”瞬间爆红。杭州零零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孟秋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发售开始后,售价3999元的“小黑侠”就一直供不应求,他们一直在努力加大产能,“从现在的订单量看,到今年年底产值能达3至4亿元。”今年4月1日,“小黑侠”还摆进了全球400家苹果店出售。

  “DIA非常有意思,它是一个设计类的大奖,却又叫作中国设计智造大奖,这个智字非常重要。现在,不管是国家还是新兴企业,要在世界上领先,要取得竞争力,靠传统的、简单的加工已经很难达到,必须要突出这个‘智’字。”王孟秋说,“像今天大家都在聊人工智能,其实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真正在生活中以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并不多。其实,小黑侠就是这样一款软硬结合的产品,它有很多依仗于高精尖的加工工艺制造出来的硬件,也有大量的算法、人工智能的软件在其中,它与智造的主题相契合。”

  与小黑侠彰显“智造”元素相比,Hello Ruby——这本教育5-7岁儿童了解技术、计算机的编程书籍,能从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272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也捧得百万大奖,却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大呼看不懂。甚至在大众评审提问环节,一名大众评审这样问作者琳达·刘卡斯:“我也有孩子,请问通过这本书能否让孩子学会编程?”“坏消息是,孩子不能通过这本书学会编程。”琳达·刘卡斯的回答似乎并不能为自己加分。

  答案,或许藏在DIA大会上演讲的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口中。王坚讲的主题是《在线》,这也是他著作的名字,王坚一再强调“互联网已是基础设施”。

  “未来,编程是新世界通用语言。”琳达·刘卡斯说,“孩子会学到程序员的思维模式,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对于技术有好奇心。”

  “虽然Hello Ruby并不十分成熟,但未来人类更需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不能完全凭感官去感觉世界,要培养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柳冠中也赞同琳达·刘卡斯的想法,“Hello Ruby前途是无量的,将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浙江超越

  对于本届DIA上浙江选手的表现,柳冠中的评价是“出色”。除了获得“金智奖”大奖的“小黑侠”外,12件“创智奖”中有5件来自浙江。如果再将范围扩大的话,在中国制造入围“智造奖”的28件作品中,浙江占17件,分别来自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杭州老板电器、宁波欧琳集团、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企业和高校,品类涉及汽车、叉车、医疗设备、船舶、发电机、厨房设备等。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浙江正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步伐,正在加速推进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与此同时众多的传统产品、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工业设计是上连技术创新,下接产业发展的中间环节,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省经信委副主任马锦跃说。

  获得“创智奖”的5件浙江作品,“上连技术创新,下接产业发展”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MEAIIB-1综合船桥系统,是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研发的集操纵、导航、助航等设备于一体的综合船舶操纵平台。基于“一人操船”的集中控制设计理念,改善船员工作强度,提高航行经济性和安全性。“实话实说,目前船舶运输行业还是处于低谷期,BDI指数从2008年的11000多点降到现在的1000多点。但是,海洋运输业崛起是必然趋势,只不过目前还处于一个产能过剩的消化期。就国内情况而言,中国是造船大国,但离造船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造船强国的设备自主配套率能达到90%左右,比如韩国、日本。而中国的自主配套率还比较低,但这也为我们船舶设备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发展前景较好。”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自动化所所长吴富民说,“我们的产品除了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展示工业设计能力,这也是目前‘2025中国制造’比较倡导的方面。”

  一款多功能妈咪包,应用杜邦Tyvek材料制作,充分利用了材料的抗菌、轻量、防水等特征,考虑了母婴外出时的各种需求。它来自“衍”设计工作室,一个专注于材料应用开发与产品创新的实验室。“衍”创始人、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梁玲琳认为,新材料应用的终极目的是重新定义和创新材料的性能,以带来全新产品体验和产品功能。

  9800地板钉枪是来自杭州源骏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服务的企业是一家典型的中国代加工企业,我们已经过它服务了七年,做到了中国代加工领域老最大,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但影响力却非常小。他们想向智造转型。”杭州源骏董事长徐洪军及团队,设计了这款用于安装实木地板的钉枪,让传统的拿着钉子蹲在地板钉,变成了站着垂直钉,工作效率提升3至5倍,去年销售额上亿元。

  “浙江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设计界最活跃的省。”柳冠中说,“浙江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空前。在某种程度上,广东已经被浙江超越。”来自省经信委的数据,目前,浙江工业设计公司有3800余家,近15%的大中型制造企业设立了工业设计中心或设计院。近五年来,全省设计服务收入356亿元,设计成果转化产值突破21000多亿元。

   科隆争论

  在今年DIA上重提“科隆争论”的,是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

  “德国政府派穆特休斯到英国了解英国的制造和设计,在此基础上把英国的经验带回到德国,对于德国未来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穆特休斯的观点非常简单,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类型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

  这不是一堂“设计史课”,杭间在DIA上以此为主题演讲,想阐述的是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对于当代产业发展的意义,“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中国的工业设计,仍然处在山坳上,处在转型点上。”中国仍是“山坳上的中国”,需要更多的“穆特休斯们”。

  今年DIA在作品的评判标准上,也做了创新,不仅要体现优秀设计所具有的所有要素,同时也会更多地考虑到未来的贡献度、民生的贡献度以及产业的贡献度,最后的大奖需要评出对我们这个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深具影响力的作品。

  用国际设计委员会主席大卫·格罗斯曼在第二届DIA复评结束后的话说,“DIA是在用国际的眼光来解决中国实际的情况”。

  但在今年DIA大奖上,也出现了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前22名的作品中,文化创新组全部入围作品都来自国外;而在产业装备组中,作品却大多来自中国。

  “中国不乏文化创新的案例,但是本届DIA形成了国际设计师注重文化创新,而中国设计特别彰显产业装备的有趣现象。我想,这是因为中国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工业设计师的创造力集中涌向产业,便形成了这一有趣的局面。”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说。

  “我觉得这就是现在中国对的地方,我们现在表现得很好,说明中国在思考未来。”柳冠中话语铿锵,“如果只搞所谓的闲情逸致,中国就没有未来,过去是世界的打工仔,今后是外国的农家乐!”

  但让柳冠中略感遗憾的是,在今年的DIA中,他仍看不到真正能代表产业的设计。“有,但是很模糊。真正体系性的产业创新还没有,应该要有像大飞机、高铁这样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