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昨日创7年最大跌幅 “119暴跌” 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上周五,有一条财经消息让股民们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证实,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束,对相关公司进行了处理,其中,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存在违规问题,采取暂停融资融券账户三个月的处理,对民生证券和广州证券、齐鲁证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监管措施。
事后,有财经专家表示,市场会从狂热转为理性及冷静,规范措施利于投资者及市场更加理性,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信号。对于证监会的这次决定,短期对券商股会有一定影响,但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
但是,“暴跌”恐慌还是发生了。1月19日,一个黑色星期一,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暴露给你看!
又一个暴跌的日子让你牢记
当日早盘,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沪指低开震荡走低,临近尾盘一度大跌逾8%近300点,跌破3100整数关口最低下探至3095.07点,深成指低开低走一度大跌近900点最低下探至10634.62点,跌幅超7%,两市跌停家数158家,两市1999家个股下跌其中沪市851家下跌,深市1148家下跌,金融板块全部跌停,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跌停,两市成交7012亿元成交量有所放大。
股市中的“踩踏效应”就在这些数字中呈现崩溃的轨迹了。
下午两点半,离收盘还有半个小时,知名财经评论员老艾发了一篇微博,他提到:股市的长期走势并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突发利空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对比2007年5·30之后的走势,经过近两个月宽幅震荡后,又从3000多点上涨至6124点才结束牛市。对于管理层来说,应深刻吸取此次教训,强牛不能硬回头,否则必然引发踩踏事件。对于广大股民来说,盲目恐慌出逃并不可取,只能以时间换空间,转为持久战。暴跌之后必有反弹,一步到位的回调也带来了短线抄底机会。
大盘收盘后,股民们也纷纷开始调侃。有一条微博传播很广:如果你手中的股票没有跌停,说明你之前赔得更多……
券商股是暴跌的罪魁祸首
既然已是“119暴跌”,那么,导致惨案发生的凶手是谁呢?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认为,导致暴跌的原因有三:第一,证监会查两融违规,银监会限制委托贷款来源及用途,是直接原因。因为这影响了A股的资金供应,对融资盘造成冲击,加大助涨助跌的效应。第二,上证指数前期涨幅过大,获利回吐压力很大,正好借政策利空进行释放。第三,证监银监齐出手是一种政府信号,意味着管理层不希望股市涨得太快,慢牛更合理。
这也是市场人士的普遍看法。从11月24日一波凌厉的牛市大涨开始,券商股就成了炙手可热的“领头羊”,沪深两市20多只券商股,涨幅均在200%以上。一个多月之前,市场疯传的监管层两融窗口指导论变成了事实。上周五伴随着主板和中小盘股全面拉升,大部分股民都在新一轮行情已经开始的乐观憧憬时,16:59证监会官方微博突然发出2014年第四季度(12月15日开始)对券商融资融券的现场检查情况通告。
如此严格地对两融业务进行窗口指导,从本周开始短期内将会对目前几近疯狂的两融业务构成沉重的打击:一方面将会立刻引起券商股的突然大面积做空;另一方面将会导致融资做多的大面积萎缩。2007年5·30“半夜鸡叫”之前证监会便是先澄清,紧接着又兑现传言,而此次又是这种招数,对广大股民而言实被认为是“不透明、不厚道”!
还有一个原因必须提到,券商股中的龙头老大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大股东中信有限公司1月13日至16日连续减持股票34813.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6%,合计减持套现资金超过100亿元。对广大股民而言,此次减持透露出机构和广大个人投资者之间信息是如此的不对称,内幕交易嫌疑不可排除。在此时间档口大规模减持给其他机构减持券商股形成一个恶劣的“表率作用”,引发市场减持券商股的恐慌情绪!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刘翔 文 蔡郦 制图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