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四法”齐下,生态工业发展成效凸显
近年来,龙泉市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调结构、抓转型、优生态、促规范,在生态工业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1.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4.13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10.3%,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9%左右,在丽水的生态工业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名。
一是做大生态工业规模,做好投入产出的“加法”。按照省委夏宝龙书记到丽水调研时提出的“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的要求,结合我市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严格执行《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度》,积极寻求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增量”,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调优“存量”。2014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2.54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5.95亿元,同比增长31%,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0.8%。40个列入丽水市“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重点计划的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组织10家企业申报2014年省“机器换人”示范工程,推荐2家企业申报丽水市“机器换人”示范项目。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先后引进或启动浙能集团生物质发电、科伦药业、雨润集团等一批好项目,目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4.13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10.3%,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二是整治关闭污染企业,做好生态产业管控的“减法”。我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为引领,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关停并转。2014年,全市共关停、淘汰、改造提升高污染、高耗能、设备工艺落后企业11家,其中国家级任务2家,省级任务8家,丽水级任务1家,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量占省政府下达丽水市政府任务总量75%以上。对全市工业企业污染情况进行排查,建立“一企一档案”,根据不同行业企业、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做到“涉污”违建企业整治全覆盖,重点拆除一批“涉污”、“三沿”(沿路、沿溪、沿景)两侧、重要节点以及严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企业违法建筑,目前已关闭拆除了12家废旧塑料颗粒加工企业、4家制炭企业、2家小炼油厂、2家砖瓦生产企业。
三是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做好生态效益培增的“乘法”。我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借助良好的资源环境优势,实现生态工业优化倍增。先后成立浙江省龙泉市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龙泉金宏青瓷企业研究院、汽车零部件、青瓷、宝剑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3个、省级汽车空调产业、青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等一批产业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成功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丽水级企业中心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增省级新产品3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6%,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青瓷产业引进推广使用智能化控制窑炉、3D打印成型技术、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技术、原材料检测及配方等先进技术,使我市青瓷企业闯出了一条发展新路;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自2012年以来开始试水机联网模式,实现制造方式的变革和产品的升级;浙江新劲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引进美国PARKER公司10条膨胀阀自动生产检测流水线和台湾LITZ;HITECH的CNC精密加工中心,完成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实现减员40%,产品下线速度提高30%。
四是破除粗放低效的传统依赖,做好生态化改造的“除法”。我市着力“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发布了《龙泉市工业节约用水规划》,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10.96%,鼓励申报节能与工业循环项目12个,完成投资额3.71亿元,节能量达到3400吨标煤,节水量达到5500万吨;加强中水回用,减少工业废水排放,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比下降22.57%。2014年,成功创建了8家清洁生产企业和1家绿色企业,按照“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洁化”的要求,改造提升完成3个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开工建设宏阳、大沙、安仁、八都、查田等5个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收集网管30公里(其中废水管网约9公里),大小排水渠4公里;逐步规范企业排污,122家企业建立了预处理设施并通过验收, 不锈钢、泵阀铸造行业污染整治达到预期目标。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龙泉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