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岙布龙传承人任国夫:想做一条200米巨龙
62岁的任国夫是一个停留在灿烂时光中的舞龙人,身为大岙布龙的传承人,他的大半生都与舞龙相伴。岁月没有蹉跎他的神采,反而为他点燃了心中的梦想。前几日,金报记者见到任国夫时,他正满头大汗扎着龙架子,看到记者到来,他拿出一张张记录大岙布龙历史性时刻的报纸和一座座奖杯……
无论何时,谈及舞龙,任国夫都非常自信,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他的热情感染着身边所有人。
舞龙表演已历百年
在宁波,许多乡村都有自己的舞龙队,每逢重大节日,村民们就会用舞龙的方式庆祝节日,展示民俗。很多人知道奉化布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事实上,大岙布龙也相当不俗,目前是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关大岙龙舞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金峨山上有条神龙。清末、民国期间,因干旱,当地百姓为此向龙王求雨,没想到村民的愿望得以应验,为感恩龙王,村里上演了三天三夜的龙王戏。100多年前,大岙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民间舞龙队。时至1937年,村里的舞龙队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熟演技,习俗一直被延续至今。打小就喜欢看舞龙表演的任国夫一直很向往这项民俗表演,后来加入了舞龙队。他依然记得每年大年三十晚,他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起,挨家挨户走街串巷,进行舞龙表演。舞龙表演每到一户人家,队列最前的人就会放起喧天的鞭炮,一边分发大红帖子,跟在舞龙队最后的队员则接受家家户户送出的年糕、小钱,互相讨个好彩头。一趟走下来,拜访完所有的村民,已经是正月初一下午了。
进京参赛获金银奖
大岙布龙曾有过辉煌的“战绩”。1999年,大岙金龙、神龙代表省里进京参加了“国安杯”迎澳门回归全国百龙大赛,并在众多舞龙队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金奖和银奖。
“当时我们总共有28人进京,虽然只有3分钟的节目时长,但所有人在前一晚都失眠了,整夜没睡觉。而在表演完得知获得金奖之后,堂堂男儿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任国夫看来,大岙布龙之所以能在“群龙”中胜出,凭的是“活”和“巧”。
大岙布龙皆为九节龙,龙头彩绘,饰以彩珠,闪闪发光,龙节内用竹篾扎成,龙身用细钢丝支撑,龙身全长17公尺,圆径28厘米,整个外形相当美观。
任国夫认为,大岙布龙的表演内容应该说是十分精彩的。在五面锣的敲击声中,由舞龙头者引领龙舞鱼贯出场,因是九节布龙,由9人组成。表演的形式,先是老龙出水,接着有梅花结顶、四身龙、脚下过龙棒、翻龙肚等各种队形,20多套动作。既适合广场表演,也适合舞台表演,既可双龙、四龙同时表演,亦可独龙表演。
“大岙布龙变换姿势具有急、快、灵巧的特点,我们的龙比其他龙身形要短,但是所有人看过定会过目不忘,会称赞怎么会有这么一条活灵活现的龙。”任国夫说。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舞龙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团队间的配合和磨合。任国夫最快能用三天排出一支舞龙队伍,会舞龙很简单,但要舞得好则非常难,“舞龙是一项团队间的工作,如果其中一个人没做好,就没有那么好看了,所以每个人都很重要。舞龙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动作,学习舞龙很苦,要在地上摸爬滚打,要学很久。”
虽然舞龙很辛苦,但任国夫非常欣慰地看到了宁波高校的大学生、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里的宝宝都对舞龙很感兴趣,“或许是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所以对舞龙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我想这是民族基因。”
鄞州区横溪镇作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舞之乡,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从小接受着舞龙文化的熏陶。横溪镇中心小学目前更是大岙布龙的教学传承基地,任国夫已经在该校教孩子们舞龙三年。每周一次,他都会坚持去给孩子们上课。看到孩子们平时练习认真刻苦,表演时生龙活虎,他由衷感到骄傲。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也有一支任国夫带出来的舞龙队,前几天学校运动会,舞龙队得奖了,特地发微信感谢任国夫:“我们会坚持把中华文化发展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龙的文化。”
现在,任国夫最大的梦想就是完成200米长的巨龙制作,“舞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认同的传统文化习俗之一。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想做一条200米长的中国巨龙,祝福我们国家腾飞起来,把美好生活舞动起来!中国梦也是我的梦。”
采访末尾,恰逢一群小学生前来非遗馆体验,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浇不灭任国夫的热情。带队的老师怕孩子们调皮,弄坏布龙,一直提醒着“只能看不能摸”。但任国夫却把一条漂亮的布龙交到孩子们的手里,并亲自教他们舞龙。
在笑声中,任国夫对孩子们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都是老底子的东西,非常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靠你们传承下来了。要做国家的栋梁,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少年强,则中国强!把中国龙舞起来,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