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四个坚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近年来,温州市鹿城区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以公共财政支撑文化事业,以社会参与延伸政府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和科学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一、 坚持加大投入,实现文化设施建设全覆盖
一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8个街镇全部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中心(19个)。80个社区至今年年底全部建成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二是农村数字电影全覆盖。连续8年,以年均40万元的力度保障数字电影工程,确保节假日、人口聚集区农村数字电影全覆盖。三是“村村响”工程全覆盖。组织人员科学规划、实地查看并投资108万元在七都、双屿、仰义等街道和藤桥镇的119个行政村共安装777只音箱,实现农村“村村响”工程全覆盖。
二、 坚持理念创新,打响地方文化活动品牌
一是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鞋都文化广场、七都街道吟州老人亭广场等阵地的开放性,以草根明星、群众百姓为主角,组织举办文化庆祝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通过经费资助、技艺指导、示范点培育等方式,使广场文化成为百姓文化建设的桥头堡和居民休闲生活的欢乐园。截至目前,共举办大型文艺演出214场。二是开设南塘“印象舞台”。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南塘“印象舞台”。于每周末定期为市民提供文艺演出,逢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假日,还举办节庆文化活动,“印象舞台”自开办以来,累计送演出194场。三是推出“鹿城舞台•周末越剧”。通过开展越剧交流、演出,在鹿城文化中心定点定期举行越剧免费公益系列活动,打造惠民剧场。目前已举办周末越剧10场。四是完善华盖词场。推行“菜单制”,听众根据喜欢的演出剧目和曲艺演员 “点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演出场次和演出剧目,截至目前,共开展演出185场。
三、 坚持完善网络,搭建文化信息服务新框架
一是打造市民大书房。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开通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配置自助办证机、自助借阅机,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二是培育农家书屋。通过三级网络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向基层扩展和延伸,先后建成村(社区)“农家书屋”52个,有效破解农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三是建设文化礼堂。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这一主题,挖掘乡土文化载体,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确定农村、社区、民企“三位一体”建设方案,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6家。
四、 坚持教育培训,夯实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培育专业人才。制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推荐选拔制度,建立人才信息档案,鼓励专业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和培训,促进人才培养对象健康成长,目前区文化系统已有高级职称 14人,中级 24人。二是扶持文化团队。积极培育和扶持民间文化团队,不断壮大基层文化队伍。全区现有业余文艺团队900多支,队伍种类从原先较为单一的广场舞、健身腰鼓转变为多形式的戏曲、书画、瓯塑、声乐等。三是培训文艺骨干。深入实施开展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实施“525”人才培训计划,对全区基层文化干部和业余文艺团队进行分层、分类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64期、讲座14期、深入社区辅导8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