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他的歌词中有非凡的诗性力量

15.10.2016  17:05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当地时间10月13日13时,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摇滚音乐教父兼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此前被大众看好的诗人阿多尼斯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落空。文学院在授奖词中评价:因他在伟大的美国歌谣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性表达,特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

   爆冷

  鲍勃·迪伦“战胜” 阿多尼斯

  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谁也没想到庄严肃穆的瑞典文学院会把一个严肃的文学奖项颁给一个音乐人。而此前博彩公司的赔率榜变化和大众传言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也让这一公布结果显得十分“乌龙”。

  除了此前一直高居赔率榜前两位的肯尼亚作家恩古齐·瓦·提安哥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最被大众看好的无疑是拥有叙利亚和黎巴嫩双重国籍的诗人阿多尼斯了。

  虽然诺贝尔官方早已发布消息称,今年文学奖的颁布时间定在北京时间13日的晚上7时。但前天,有多个微信公众号虚张声势,直接在标题中打出《阿多尼斯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标题,很多不明就里的读者转发,造成刷屏。

  就在昨晚离最终结果公布还有5分钟,很多网友和媒体人屏息等待的时候,又出现了阿多尼斯在新注册的twitter账号上发布自己接到瑞典文学院告知他获奖的状态,险些让读者信以为真。而当诺奖官网宣布得主为鲍勃·迪伦的时候,网上再次发出一片惊叹之声。

  在英国最大的博彩公司Ladbrokes的赔率榜上,鲍勃·迪伦一直处于第八、第九的位置,尽管如此,呼声较高的还是提安哥、阿多尼斯、唐·德里罗、菲利普·罗斯等人。

  《像一块滚石》曾被《滚石》杂志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0首歌的第一名。然而,像他这样具有极其强烈的文学气质、血缘的歌曲作者究竟算不算一诗人?这个问题从他出道以来一直就争论不已。1965年,一个记者当面向迪伦问起这个问题,他说,“我更多地把自己看作一个胡言乱语的人。

  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文学爱好者对此并未注意,因为诺贝尔文学奖一向奖励的是那些具有崇高文学理想,并在文学艺术创新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即便是鲍勃·迪伦的铁杆歌迷,在争论中也能意识到他的东西和以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完全不是同一个类型的。

  而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迪伦,则显示出该奖对文学含义的全新理解和阐释。

  人物

  惟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

  从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获奖之后,美国已有23年的空白期。鲍勃·迪伦的获奖,不仅是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对民谣、摇滚音乐的认可,更是对美国文学的再次褒奖。

  美国一向是冲击诺贝尔奖的重要国家。在之前赔率榜的前12人中,就有唐·德里罗、菲利普·罗斯、乔伊斯·卡罗尔·奥茨、鲍勃·迪伦4位美国作家。但前三位都比迪伦的呼声高。诺贝尔文学奖爱爆冷门,再一次得到证明。

  鲍勃·迪伦是20世纪的摇滚教父、跨时代的文化偶像。其1941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宾,20多年以后,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将。《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迪伦在摇滚音乐史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

  2004年10月,鲍勃·迪伦出版了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Chronicles, Vol.1》,中文简体版译名为《像一块摇滚石》或《编年史》,书中主要记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纽约奋斗的经过;中年陷入创作低潮的心情等。推出之后,该书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书中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但仍有可取之处。这本回忆录证明,鲍勃·迪伦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文化观察家和思想奇特的诗人。

  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认为,鲍勃·迪伦赋予他那个时代某种自由的理念,因此他所塑造的新神话影响至今,他的音乐“既是享乐又是清醒,既是流行音乐又是哲学,既标新立异又寻根守底。正是他,凭借着几首歌,创造了20世纪的60年代”。

  迄今为止,鲍勃·迪伦时惟一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

   转向

  诗歌可以去精英化,向大众回归

  2011年,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今年具有冲奖竞争力的诗人除了阿多尼斯,还有韩国诗人高银、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但他们都被鲍勃·迪伦压过,这的确显示出诺贝尔奖方面对“文学”含义的全新定义。

  诗人杨克认为,这可能传递了一种信息,这么多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文学都是比较先锋、小众的写作,但是先锋性让文学越走越窄,因此颁给鲍勃·迪伦,可能是强调对读者“接受”的回归。

  相对于保守严肃的欧洲文学,美国文学具有更明显的平民性和后现代特征,表达上更加自由、舒展。美国早期诗歌最伟大的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也是平民文学的脉络。因此,鲍勃·迪伦的吟唱特性和平民性,是有着深厚的美国传统的。

  “包括大家猜测的阿多尼斯也是相对大众,很受读者欢迎的。因为这种诗歌是具有大众性的,所以这次诺奖是对大众诗歌的回归,这对整个诗歌界很有必要。”杨克认为,诗歌在传统上就是可以唱的,而歌谣是写作,也可以有多种可能性,因此,鲍勃·迪伦获奖,是诗歌回归到它的源头。

  2015年参加麦德林国际诗歌节,杨克曾在马尔克斯故乡的中学大学礼堂发表过一个观点,他认为,拉美文学中,包括洛尔迦、聂鲁达那种汪洋恣肆的写作值得今天的诗人们敬仰。“对欧洲诗歌写作越来越像学院教授般的精致,我是持批评态度的。我认为,我们的写作是不是不应该越来越精致化,鲍勃·迪伦那种野性的,与高山大川和通俗人性相关的诗歌传统在当代太弱了。

  杨克认为,鲍勃·迪伦的获奖,是世界诗歌向大众回归的一个标志。

   思想

  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魏朝勇在80年代就是中国大学里典型的摇滚歌手,至今有弹唱表演的习惯。在他看来,鲍勃·迪伦对中国乃至欧洲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单纯从音乐史、诗歌史来讲,鲍勃·迪伦可能只属于通俗音乐,甚至在美国文学或当代文学中也没有迪伦的地位。魏朝勇认为,此次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的意义,恰恰在于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个“”和“诗歌”的概念。

  “在西方的整个诗学历史上来讲,诗学的诗本来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在古希腊,荷马式的吟游诗人所作的诗都不单纯指文学戏剧,还包括音乐的吟唱。在这个意义上,鲍勃·迪伦获奖没什么奇怪的,一定要纠结文体的话,诺奖只是恢复了诗的原初的意义。”魏朝勇指出。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鲍勃·迪伦、艾伦·金斯堡和“垮掉的一代”作家,具有明显的呐喊性质。魏朝勇表示,金斯堡的诗歌在很多场合都是激情的朗诵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诗歌是一种呐喊的行动的诗,不朗诵不成之为诗,而鲍勃·迪伦的摇滚音乐更加丰富。

  “它的词也是非常的诗性的,他不是对唯美的追求,而是对战争、权力、爱情,乃至工业革命下人的际遇的表达。”魏朝勇表示,在60年代美国反战浪潮、民权运动中,那首最著名的《Knockin’ on Heaven's Door》(敲开天堂之门)便是美国人民对于自由和反抗思想的尖锐表达,正因为这种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思想内涵,鲍勃·迪伦超越了音乐本身。

  70年代以后,鲍勃·迪伦转向内敛式的风向性的冥想、静思中,但他在整个60年代的浪潮中造成的音乐和精神影响持续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