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11.05.2018  11: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必须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树立新的价值坐标,实现新的作为,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坚持“党委领导”与“各方协同”同向同行

  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要自觉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突出马克思主义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育人力量,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必须坚持各方协同创新。建立党委统筹、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力避“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乱象,努力画成最美育人同心圆。党委要更加注重统筹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的协同,创新思政育人内容和形式;更加注重统筹好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好管理部门与教学院系的协同,形成全校育人一盘棋的生动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向同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新时代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传道授业是教师的神圣使命。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个好老师带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作为“好老师”的四个评价标准,指明了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责任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在教育中将教学与自修相结合,以使命为导向为动力,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

  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频共振。教育的重点绝非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非唯分数是从,而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新时代,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是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断、新命题。只有让所有课堂都上出“思政味”,落实育人价值导向,才能打造魅力课堂,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高等教育需要回归课堂。要实现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必须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教书育人内在规律,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方向,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堂教学之中。回归课堂,意味着既要树立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核心地位,也要强化授课教师的关键地位,并通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实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知识传授要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互构。从学科知识和教学规律看,高校课堂更具有开放性和交融性,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出高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政治性的统一。同时,广大青年学子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深化自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从而有利于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坚持“学懂弄通”与“践行做实”同向同行

  学懂弄通才能明辨是非。“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新时代高等教育既要统筹谋划、创新学习形式、改进教学内容,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及时回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困惑,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一些重大是非问题,增强政治上的敏锐性与鉴别力,从而真正实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践行做实才能成就大业。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当代青年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就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增强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

  知行合一才能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增强青年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学习内生动力,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勇于实践,以科学严谨和实干的态度努力探索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做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扎扎实实、一丝不苟。

作者:陈万球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