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人力社保局三措并举破解高层次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难

03.03.2015  18:44

  为破解高层次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难问题,自去年以来,海宁市人力社保局结合分类公开招聘试点工作,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公开招聘、服务人才、监管有力的总体思路,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大大调动了用人单位的引才积极性。截至2015年1月底,共有20家单位推出了30个岗位,拟招聘人员31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搭建平台,强化宣传,做到“广”

  1.采取多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招聘公告至少提前7个工作日在主要网站及单位门户网站发布,各网站日均浏览量合计达到3000人次以上。在主管部门、相关事业单位网站发布和单位办公公共场所显眼位置张贴公布74家次,公布咨询监督电话并安排专门人员值守,及时解答问题。同时,借助人才交流会等平台,分发500余份宣传手册,强化政策宣传,打响网站品牌,确保有报考意向人才能及时了解信息,已吸引703人报考。

  2.搭建引才平台,鼓励进校洽谈。鼓励有需求的单位与相关高校等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合作,2014年教育、卫生共组织2次校园洽谈宣传会,开展生源摸底调研,进行相应岗位人员匹配登记,有相关招聘信息第一时间联系,扩大招聘途径。根据摸底情况,以高校集中地区组织的人才洽谈会为平台进行招聘,分别赴武汉、温州举行教育、卫生系统专场招聘,实行招聘地考试考核。

  3.开辟快捷通道,大力引才留才。对于高层次人才需求较多而一时难以招聘到足够人员的,经人力社部门汇总后形成目录,长期予以公布(一年内有效)。开辟快捷通道,在材料齐全情况下,缩短审批时限,当天快捷审批通过并公布。2014年,有15家单位招聘到17名高层次人才,其中2家单位通过快捷通道进行了招聘。

  二、创新形式,灵活高效,做到“活”

  1.灵活报名方式,提升报名效率。招聘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为主,现场报名为辅。2014年推出的岗位中,可以采取网上报名的单位达到80%以上,大大减少了报名成本,吸引了更多周边地区甚至较远地区的人来报名,增加了地区辐射效应。报名人数较2013年同期增加了648人。同时,保留现场报名,强化用人单位把关审核,确保条件符合。

  2.创新招聘形式,强化招聘手段。一般岗位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有专业要求的岗位,由行业专家等组成考评团,进行专业科目的测试。对应届毕业生需求缺口较大且专业偏窄的,如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精神学等,推出校园专场招聘和本地招聘“二合一”的招聘组合拳。2014年,组织8次外出和2次本地招聘,共招聘292名。

  3.编制紧缺目录,招聘求同存异,面对高层次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需求难情况,编制高层次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岗位目录,共编制了10个高层次急需和43个紧缺岗位的目录,涉及10家单位,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对照目录,在招聘中可不受1:3招聘比例限制,确保上述人才及时引进。

  三、明确职能,严格监管,做到“明”

     1.明确单位职能,加强工作指导。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公开招聘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履行好对本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直接指导、管理和监督职责。在充分放权的基础上,尽量避免用人单位过于强调自主性而可能带来的随意性,严把事业单位人员“入口”关。实行严格回避和保密制度,招聘过程由单位纪检部门全程参与。

  2.落实指导职能,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人力社保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完善公开招聘工作的制度,提供招聘培训指导。加强对人事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将招聘所用到材料归纳成册,组织人事干部进行学习,强化科学招聘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建立专门联系工作QQ群,成功化解用人单位遇到的难题70余项。

  3.坚持从严把关,杜绝违法违规。实行招聘计划、招聘过程和招聘结果全过程的公开,2014年全年公示信息334条。对实行分类招聘的单位,加强考试考核过程的随机抽查,派专人进行跟团监督,实行随机抽查和重点环节监督抽查相结合。2014年对教育、卫生行政审批中心等单位进行了7次随机抽查,确保招聘的公正性,保障公开招聘工作依法依规平稳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