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高分低能儿”
主持 施剑飞
主任医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各种心理应激所致精神障碍。专家门诊:星期二上午;特需门诊:星期二下午。
22岁的小鸿(化名)是杭州一所知名高校的学生,今年读大三,学业成绩蛮不错。前不久,她来看我的门诊,原因是她即将去国外交流学习一年,临行前,她觉得非常恐惧、焦虑。门诊一落座,她就开始絮絮叨叨地诉说她的焦虑,语速极快:“在国外,要是我出去不认识路了怎么办?要是我的交通卡没钱了怎么办?……”她说,一想起这些,她就整晚睡不着觉,经常掉眼泪,还很容易发脾气。
听小鸿的诉说,她担心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我蛮好奇,作为一位成年人,这些事情都理应自己学会处理,现在,又是谁来帮她处理这些琐事?说起这个,她一脸无所谓:“现在,我只要一个电话,我爸妈就会来杭州帮我处理这些事情,从小到大,我的任务就是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事情都不需要我操心。”
有一次,小鸿的妈妈陪女儿来看门诊,从她的口中,我大致了解了小鸿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教育。
小鸿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爸爸就对这个女儿非常宠爱,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经济上是要啥给啥,生活上更是从来不让孩子动手。记得有一次,妈妈让小鸿帮忙盛了一碗饭,爸爸就很不高兴地责备她:“女儿的任务是读书,这种生活上的小事不要让女儿做,耽误她的时间。”
和生活上的百般溺爱截然相反,爸爸对女儿的学习要求极其严苛,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在家里就会黑着脸,好像天塌下来了一般。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小鸿成了一个“高分低能儿”,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生活能力极其低下。而且,这种一切以成绩论的价值导向也让她变得极其冷漠,在小鸿的心里,父母就是来帮她解决困难的。她感受不到什么亲情,平常也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
我认为,尽管小鸿没有精神疾病,但她的心智是残缺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很难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和立足。根据小鸿的情况,我为她进行了人格康复训练,指导她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与父母之前的关系,告诉她除了学习和成绩,一个人的生活应该由哪些构成……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她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也渐渐有了独立生活的信心。
现在,在社会上,像小鸿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容易出现人格和心智上的问题,虽然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的“健康人”,但同样也需要精神康复。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录 祝洁炜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