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凤仙人”丢失引关注 “房檐儿”凝聚耐心

28.02.2016  14:55
近日,颐和园一古建筑上的“骑凤仙人”丢失,引发关注。不久,有网友爆料称,乾清宫东南角上檐的“骑凤仙人”也出现了缺失。对此,故宫回应称,对于缺失的各类琉璃构件进行统一登记并纳入修缮计划,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一并进行定制、补配,以恢复景观的完整性。古建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关于古建筑的修复与使用一直以来也备受公众关注。天津的天后宫、玉皇阁、广东会馆等,都是极富特色的古建,它们也有不少“房檐儿”上的故事,在这背后,也凝结了文物保护者们的耐心与勇气。

  天津古建富有特色 寺庙建筑保护较早

  就全国范围来说,天津的明清建筑在数量上并不突出,但是十分有特色。天津文物管理中心研究员、天津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专家魏克晶介绍说:“天津的古建多分布在老城里附近,人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北有估衣街,东有古文化街。”天津的城市发展布局是百姓“沿河而居”,从金代建立直沽寨之后,各种民居、寺庙建筑开始增多。天后宫是中国现存最重要的供奉妈祖的寺庙,如今已经建设成为民俗活动中心。魏克晶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来自南方的学者看到天后宫之后都十分激动,认为这是可以与福建妈祖庙、台湾朝天宫齐名的妈祖寺庙,如今天后宫的地位已经被公认。魏克晶认为,明代的建筑能够如此好地保留,这是很不容易的。庑殿顶、抱厦、凤尾殿都保存完整。

  天津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较早。据魏克晶回忆,早在1954年,天津文化局就成立了“文物组”,除了文物保护工作,还参与当时海关的“验关”工作。同年,天津就公布了4个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天后宫,还有天津清真大寺、文庙和广东会馆。到了1959年,考古队成立,而魏克晶就是其中第一批考古队员。到了20世纪80年代,考古队的工作日益繁重,就分成了“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上”负责建筑的保护,而“地下”部分则是一些古迹的发掘,魏克晶就继续钻研古建筑保护的工作。

  虽然在当时没有列入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玉皇阁也是重要的古建筑。魏克晶说,玉皇阁是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阁楼。他还记得当时参加修复工作的时候,发现大梁上有“千秋带”,一个个小木牌上记录了从建造到翻修的种种大事记,其中就记载了修建时期是在明宣德年间,这与县志记载的明万历年始建是有出入的。

  文庙“黄顶”玉皇阁“裁边” 神奇“兽首”修旧如旧

  除此之外,天津的文庙也十分有特色。魏克晶总结文庙的特色是“府县并存”“庙学合一”,天津文庙是唯一将“府庙”和“县庙”合并在一起的文庙,这是由历史上天津地位的变更造就的。而两庙的制式基本相同,从牌坊、照壁、院子到棂星门等顺序都保持一致。而地位的不同就显示在“顶子”上,府庙使用了黄色,但县庙就只能用普通的灰瓦。

  颜色代表等级,这在古代建筑上有着明确的体现。无论是瓦片还是房檐的装饰鸟兽,在材质上都有这样的限制。魏克晶介绍说,只有皇宫和文庙可以用黄色。他以天津文庙与玉皇阁为例解释,文庙用的是黄色,而玉皇阁就不能使用,但作为道教供奉“玉皇大帝”的宫殿,也保留了部分黄色,所以在瓦片上使用了“裁边”做法,就是将“”涂成明黄色,而“”则用了绿色,同时也用了绿色的鸟兽装饰。

  而文庙的一大特色也就在上方的装饰上。上个世纪60年代,文庙垂脊上的一处断裂引起了魏克晶的注意。在过去的建筑中,垂脊往往直接装在“大吻”上,但是文庙的这个接口处却多了一个兽头造型,这在以往的建筑中是十分罕见的。经历岁月的洗礼,兽头部分已开裂。为了能够修旧如旧,魏克晶到北京门头沟寻找师傅进行原样烧制,但是当地的匠人却从未见过相似的东西,只好回到天津“考察”测量,原样烧出了这个奇特的兽头。

  把家搬到“长城”脚下 用架子赢得独乐寺修复

  古建筑修复,在条件有限的年代里,就需要文物保护者们开动脑筋、付出辛劳。天津黄崖关长城的修复从198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94年,整整10年,而独乐寺的修复从1990年开始用了8年。在这样的日子里,魏克晶和他的同事们几乎就把家搬到了现场。

  他回忆当年独乐寺的修复从开始就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在专家论证阶段,一位业内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直反对独乐寺的修复,核心观点就是:“独乐寺的价值太过重大,而天津本地的修复水平不能达到要求。”魏克晶说,为了能够获得支持,他们决定让专家们“眼见为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会同南方的古建筑修复专家,共同设计了一个当时在全国来说都堪称先进的“脚手架”。这个架子不仅是一个施工架,也是一个文物保护架,同时也能进行文物修复工作。架子上有工作品平台,一些拆下来的文物可以不落地,直接放在平台上进行修复。这个技术含量高、功能齐全的架子,让专家们感到惊叹,配合整个修复计划,才通过了对修复工作的论证。

  “骑凤仙人”也叫“鸡道士” 初期用来美化钉帽

  “骑凤仙人”,汉族民间也叫做“仙人骑鸡、鸡道士”,民间对此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传说源自清代。殿宇顶上除正脊外,还有垂脊。垂脊上的吻兽名称较多,除叫垂脊吻外,还叫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檐角最前面的一个叫“骑凤仙人”,也叫“仙人骑凤”。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凤”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

  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唐宋时,还只有一枚兽头,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龇牙咧嘴灭火消灾


  体现“龙文化”崇拜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天津风貌建筑专家金彭育介绍说,屋檐上的“兽形”装饰有着不凡的出身,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螭吻”。龙有九子,各不相同,赑屃身似龙,雅好斯文。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纽,助其鸣声远扬。金彭育介绍说,鼓楼的大钟上就有一个蒲牢造型作为钟纽。狴犴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睚眦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形象。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做了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当然,关于龙生九子也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不难看出,能够“灭火消灾”的螭吻自然成为建筑上最好的标识。

  金彭育说:“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图腾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勇猛、奋勇、勇往直前的精神,无所畏惧。建筑上兽形呈现龇牙咧嘴的样子,在古代的民俗中,也有驱逐厉鬼、守护家园的寓意。对百姓来说,也寄托了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的希望。

  螭吻降雨吞火


  因皇家专用而“变形

  螭吻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说虬尾是水精,喷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据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螭吻,能避火灾。

  螭吻有镇火的寓意,而鱼龙的形象也有飞黄腾达的意义。螭吻的形象也在转变,金彭育介绍说:“刚开始的时候还能看出鱼的形象,比如翘起的鱼尾。到了明清,鱼的形象慢慢变化,龙的属性越来越明显,张开的龙口,高昂的龙头,让人一眼望去更像是看到龙的图腾。而龙作为皇家专用的形象,则让这种螭吻造型越发用来显示皇权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