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百首“打油诗”的国土人 记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驻宁海县弘杨村农村工作指导员谢建定

07.12.2017  20:05

  年过半百的谢建定,有着一双孩子般漆黑闪亮的眼睛、浓密的睫毛。见面当天,他送来了自己所写的两本《浙东小西藏》100多首打油诗集,字里行间透着他对工作、对生活、对人的浓浓情感和浪漫情怀。

  老谢是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干部,2015年被派驻宁海县黄坛镇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弘杨村。两年多时间里,他把全部身心融入到了这个小山村,帮助村里脱贫致富谋发展,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之路。

  他所在的弘杨村位于双峰山,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有千年香榧、遍地红豆杉,空气纯净、物产丰盛。但是,由于交通闭塞,一直未得到开发,一些村还相对贫困。老谢刚来村里的第一年,就住在村支部书记家里,他爱交朋友,晚上就到处走访,调查村情民意,收集土地种植信息,没多久,村民都把他当作了自己人。

谢指导人实在,很接地气,他来村一年多时间,对村里情况比我还熟悉。”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杨武君(现任村支书)这样评价。

  在刚到弘杨村的一顿朴素家宴上,甜美可口的高山蔬菜给老谢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和灵感。

  “我要尝试种植高山蔬菜!”作为一个对国土资源工作有着二十多年深厚感情的他,看到村里长年荒芜的几百亩良田而感到痛惜,想通过开发高山蔬菜让山民脱贫,通过农旅结合来带动乡村旅游的念头油然而生。

  体验了种菜过程的“坎坷”,老谢也深深体会了村民生产、生活的艰辛。第一年,他在村里的4亩梯田里自己种,花了近2万元种了西瓜、玉米、萝卜等,不是遇上台风、就是遇上寒潮。后来,他又专门从杭州高价购来三千棵优质红薯苗,请农户种植,结果大多被野猪吃掉。第二、三年他花了五千元购买优质玉米、红薯种与秧苗免费送给村民种植,并包购包销,村民只是负责种植。收购价往往还高于当地市场价。

  好不容易种出来,老谢又开始了从采购、包装到运送高山蔬菜的促销探索之路。他通过单位食堂、职工以及自建微信群的方式渐渐打开了销售渠道。他的手机上300多位微信朋友,包括小区与高山蔬菜微信群,成了高山蔬果的销售平台。为了使农民得利与客户满意,他总是想方设法降低运送成本,亲力亲为。他自己运送了二三十批次,在高山和甬城市区之间奔波。

  在老谢的鼓励和带动下,村民们种植蔬果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村民杨韩通,原来2亩山地只是种点自家吃的蔬菜,现在同样的地种上土豆、玉米、花生等,每年可增加七八千元的收入。

  他对这片土地有着热切的爱,积极宣传、传扬、推介双峰山,对村里的高山果蔬,老谢逢人便讲。他将高山美景、生活故事、好人好事,再以即兴创作的打油诗与最新图片不停地从自己微信圈里播发,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微友从原来的1500多人发展到了4000多人。

谢指导成了“谢导游”。近年弘杨村里的过小年、毛笋节活动人气很旺,越办越成功,如今,陪同游客上山,成了他的新工作。

  老谢说:“做事,一定要尽心尽力,力所能及。”两年多来,他帮助村里工程项目建设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找朋友拉来投资与赞助,找来企业老总考察投资,请来宁波市农科院专家,引进日本优良稻米品种试种,策划种植计划。

  两年多来,谢建定获得省、市“优秀农村指导员”与“宁波市最美农指员”称号。“宁海浙东小西藏,天台山脉金凤凰,人间仙境小天堂,明天越来越辉煌。”在他创作的打油诗里,对双峰山、弘杨村表达了这样的美好愿景。

来源:2017年12月7日《浙江日报》,通讯员 李风 刘金虎 陈芳 记者 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