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法庭:立足源头保公正
马金法庭的法官开着巡回审判车进村审判。
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法院马金人民法庭位于浙江人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处浙赣皖三省交界处,是浙江最西部的法庭,下辖五个乡镇和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辖区面积571.3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山区法庭。
自2000年以来,马金法庭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6505件,连续16年无一案件被发回改判、也无一案件被信访投诉,上诉率仅为0.36%,生效裁判息诉率100%,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二等功。2016年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先进集体标杆”荣誉称号,这是该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人民法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微笑服务
做群众的贴心人
“老大爷,您慢慢比划,我都给您记在本子上呢,不急哈!”2016年2月初,姚家源村的老汪因为宅基地纠纷,到法庭要求立案,可是没有诉状,浓厚的方言口音和老人的耳背带来了沟通不便,立案干警耐心细致又写又划了一个上午,采用问答的方式制作口诉笔录,向老人宣读后签字捺印确认,当场立案受理了这起口头起诉案件。
通过法庭的多次协调,该案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老人撤回了起诉。春节后,法庭对老人进行了回访,看见父子俩正忙着在老房子里搬家,一家人满面笑容,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35年来,马金法庭一直坚持“做山区人民家门口的法庭”的工作定位,对来访群众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办有回声,努力打通立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大大提升了法庭的司法公信力。
巡回审判
架起通向群众的“连心桥”
作为一个山区法庭,辖区许多村庄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展巡回审判便成为马金法庭的“必修课”。2014年,浙江省高院为开化法院配置了全省第一辆巡回审判车,这为法庭更好地开展巡回审判工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行走在乡间的“流动法庭”已成为山区法庭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连心桥”。
去年6月,该法庭受理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一位村民在家门口晒场边砌墙,导致邻居无法从大门正常进出,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并起诉到了法庭。
由于被封堵的大门并非原告出入的唯一通道,如果法庭就案办案,很可能会让两家人的矛盾继续激化,案能结事不了。为此,承办法官先后五次到村里了解情况,查勘现场,并本着方便生产生活、有利邻里和睦的原则,通过上门巡回审判,三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让被告设身处地考虑砌墙给邻居一家带来的不便,也让原告适当考虑补偿被告可能造成的损失,最终成功地将案件调解,并当场执行完毕。
阻隔邻里感情的墙被拆除了,堵在两家人之间的心结也被打开了。“没了这堵恼人的墙,我这觉啊都睡得香睡得踏实了。”原告感慨地说。
三年来,马金法庭已巡回办案309件,开展午间法庭36次,假日法庭18次,夜间法庭25次,夜间送达各类法律文书320余份。
诉调对接
调出一片新天地
针对农村妇女儿童维权难的现状,马金法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争取妇联的支持,于2015年初成立了“佳姐有约”妇女维权工作室。这是浙江省首个以女性法官名字命名的妇女维权工作室,专门为妇女儿童权益类纠纷提供法律咨询、诉前协调和诉后化解等。
去年夏天,余女士一只手打着石膏来找法庭求助,“村里说,这个属于家庭纠纷,管不了,可是他经常打我,这一次连手臂都被打骨折了,以后的日子我怎么过啊!”余女士哭着说。
马金法庭庭长王佳一边抚慰余女士,引导她依法维权,一边联系村干部和派出所了解情况,依法颁发了全市基层法庭第一份人身保护令;同时,还为余女士联系了法律援助。
不久前余女士专程到法庭表示感谢,说村里的男人们现在都知道打老婆也是违法行为了,丈夫也诚恳道歉并作了保证,家庭和婚姻又有了新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法庭辖区里可爱的老百姓,只要你把他们当亲人,用心为民,做好司法工作,即使你对他们的付出只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他们也会用真诚的信任、用朴实的感激来回报你。”马金人民法庭的工作人员说。
据悉,“佳姐有约”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电话、网络、上门等方式前来咨询的妇女达百余人次,开展维权法律宣讲21场,调处涉妇女权益纠纷60多件。王佳也获得了“最美开化人”、“衢州市十大杰出女性”、“市三八妇女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妇女要维权、乐意找佳姐”成为马金法庭响亮的“公益广告语”。